劳动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以主席令形式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全面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基础性法律,​​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度、最低工资保障、工时标准等核心劳动权益​​,标志着我国劳动法治化进程的重大突破。

  • ​立法背景与意义​​: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关系复杂化催生了《劳动法》的出台。其根本宗旨是保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并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核心内容​​:法律明确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取得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8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了劳动合同的书面形式、试用期上限(6个月)、加班工资计算标准(150%-300%)等具体条款。
  • ​修订历程​​:2009年和2018年两次修正,主要涉及法律条文与其他法规的衔接性调整,但核心框架和施行时间未变。2025年新修订版本进一步强化了工时管理、社保全覆盖、职业伤害保障等细节。
  • ​社会影响​​:该法为劳动争议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推动工会**职能制度化,并成为后续《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配套法规的立法基础。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熟悉《劳动法》的基本规定,确保权益与义务的合法履行。若遇争议,可依法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

本文《劳动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的》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6885.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法是哪一年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在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法律背景与意义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法律内容概述 《劳动合同法》共分8章98条,包括总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特别规定、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违法行为时,可立即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该条款赋予劳动者在特定情形下的‌单方即时解除权 ‌,同时明确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核心依据。 ‌· 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提供劳动条件或安全保护 ‌ 劳动者有权在单位未提供符合约定的工作环境、工具或安全保障时解除合同。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三十六条的内容是什么

​​《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规定了我国劳动者的标准工时制度: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4小时。​ ​ 这一条款是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和工作健康的核心法律依据,同时明确了加班限制(每月≤36小时)及特殊情形下的例外规则。 ​​标准工时制度​ ​ 企业必须遵守“每日8小时、每周44小时”的法定上限,超出部分视为加班。计件工作也需按此标准合理设定劳动定额,确保劳动者实际工时合规。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这是劳动关系中唯一基于双方合意终止合同的法律依据,​​核心亮点在于“平等自愿”和“经济补偿”——若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动议且协商一致,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具体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协商解除的合法性​ ​ 该条款明确劳动合同的解除不限于单方行为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44条加班费

劳动法第44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三种情形下需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加班费: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加班费支付标准分别为:150%、200%、300%。 1. 加班费计算方式 工作日加班 :按150%支付,计算公式为: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 休息日加班 :按200%支付,计算公式为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强制加班的规定38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制加班,并可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提前通知 ‌。这一条款明确赋予了劳动者在遭遇违法强制加班时的自我保护权利,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核心法律依据。 ‌一、强制加班的界定与法律红线 ‌ 用人单位安排加班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特殊行业除外)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加班工资在第几条

​​我国《劳动法 》明确规定加班工资计算标准的是第44条​ ​,其中详细规定了工作日、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工资支付比例(150%、200%、300%)。​​关键亮点​ ​包括:加班需协商自愿、每月总时长限36小时、补休与加班费的适用规则,以及不同工时制度下的特殊处理。 ​​加班工资的核心条款​ ​ 《劳动法》第44条是计算加班费的直接依据:工作日延时加班按1.5倍工资支付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加班费劳动法哪一条

​​我国《劳动法 》第44条明确规定加班费计算标准​ ​,​​包括工作日1.5倍、休息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工资​ ​,且​​加班需协商自愿​ ​,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以下是具体解析: ​​加班费计算规则​ ​ 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按1.5倍工资支付;休息日加班优先补休,否则支付2倍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必须支付3倍工资,不得以补休替代。 ​​加班前提与限制​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加班费规定1小时多少钱

劳动法加班费规定1小时的计算标准基于正常工作日、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的不同,分别为1.5倍、2倍和3倍的日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加班费的计算方式具体如下: 正常工作日加班 : 如果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即加班1小时,加班费为不低于工资的150%。 计算公式为:加班费 = 加班时长 × 日工资 × 150% 休息日加班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20条规定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三种类型: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合同。当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同意延续劳动合只要劳动者提出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限类型 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约定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日期。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不约定终止日期,劳动关系长期存续。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是哪一条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由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是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基础法律。​ ​其核心条款包括总则第一条明确立法目的,第三条列举劳动者八大权利,第十九条要求劳动合同书面化,第四十四条规定加班费计算标准,第二十九条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情形等,全面覆盖劳动关系的建立、履行与争议解决。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多会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 正式实施,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法》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如平等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 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 :明确劳动合同的签订条件、期限以及解除程序。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获取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核心权利,同时要求用人单位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保障工作条件,违法将面临行政处罚或赔偿。​ ​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加班需支付150%-300%的工资;试用期最长6个月且工资不得低于正式工资80%;解雇员工需符合法定情形并支付经济补偿,违法解雇按双倍补偿标准赔偿。女性职工享有产假不少于98天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是几几年成立的

‌中国现行《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正式颁布,1995年1月1日起实施 ‌,标志我国劳动关系管理进入法治化新阶段,核心亮点包括‌明确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合同制度、确立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 ‌1. 劳动法成立的背景与意义 ‌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劳动关系复杂化,原有法规难以适应新形势。1994年《劳动法》填补空白,首次系统规定劳动者基本权利,如工资保障、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

2025-05-15 资格考试

最早的劳动法是哪一年

​​新中国最早的劳动法是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它标志着我国劳动法治时代的开启,​ ​ 首次以法律形式全面规范劳动关系,确立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并成为后续劳动法律体系的基石。 ​​立法背景与意义​ ​: 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亟需破除计划经济下的用工壁垒。1994年《劳动法 》应运而生,历时15年起草,易稿30次,融合国内外经验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国人民劳动法全文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及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下是其核心内容概述: 一、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平等就业权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不受性别、民族、宗教等因素歧视。 劳动报酬权 :劳动者有权依法获得劳动报酬,保障其劳动权益。 休息休假权 :劳动者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权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劳动法39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主要规定了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时的特殊处理方式。 法条原文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要点提炼 企业生产特点 :因生产特性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度。 标准工时制度 :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劳动法是哪一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于1994年7月5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正式施行,并历经2009年和2018年两次修正,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规范劳动关系的核心法律。​ ​ ​​立法时间与修正历程​ ​ 劳动法最初于1994年颁布,1995年生效,后续在2009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了修正,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例如,2018年修正案进一步强化了对劳动者休息休假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华人民劳动法最新修订施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修订于2018年12月29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次修订聚焦劳动关系中的权益保障、工时规范及争议解决机制, ‌ 强化了对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并细化了对违法用工行为的处罚标准,进一步平衡了劳资双方的权益关系。 ‌关键修订内容与亮点: ‌ ‌工时制度与加班补偿 ‌ 最新修订重申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4小时的标准

2025-05-15 资格考试

中国人民劳动法第38条

​​中国人民劳动法第38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违法情形时,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尤其强调在暴力胁迫或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可立即离职。​ ​ ​​核心情形与权利保障​ ​ 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的六类情形包括:未按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拖欠或克扣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损害权益、劳动合同因欺诈无效,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