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求员工签署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在法律上无效。根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任何形式的自愿放弃协议均违反强制性规定,即使双方签字也不具备法律效力。若企业以此逃避缴费责任,员工可向社保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分点解析:
-
法律强制性
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制度,企业和个人无权通过协议免除缴费义务。即使员工"自愿"签署放弃声明,社保部门仍有权要求企业补缴欠费及滞纳金。 -
协议风险性
员工签署放弃协议后,将失去医疗、工伤、养老等保障权益。若发生工伤事故或重大疾病,企业可能以协议为由拒绝赔付,最终仍需由员工自行承担损失。 -
企业违法成本
企业未依法缴纳社保将面临罚款(欠缴金额1-3倍)、列入失信名单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
员工**途径
员工可通过以下方式主张权利:- 向当地社保中心投诉要求强制征缴
- 申请劳动仲裁主张经济补偿(如解除劳动合同)
- 通过法院起诉确认协议无效
总结提示:
遇到企业要求签署放弃社保协议时,务必保留书面证据(如协议复印件、沟通记录),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社保不仅是法定义务,更是劳动者重要的生活保障,切勿因短期利益牺牲长远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