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西方国家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
政府职能市场化:重新定位行政职能,变“划桨”为“掌舵”,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减少政府干预。主要通过调整政企关系,推行非国有化;放松对企业的政府管制,为企业“松绑”;压缩社会福利项目等方式实现。
-
行政权力分散化:主要体现在中央向地方分权和内部层级之间分权。中央向地方分权,赋予地方更多的“事权”,让地方有更多的独立性、自主性;内部层级分权,减少中间环节,使决策与执行分离。
-
公共服务社会化:通过政府业务合同出租(即政府通过招投标承包的方式将某种公共服务项目下放给地方社会或企业)、公私合作(以私补公)、授权社区(政府将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授权给社区)等方式,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
政府理念企业化:遵循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运用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政府公共部门,重塑政府形象。
-
政府组织灵活化:为政府规模“瘦身”,调整组织结构,推行机构改革;改革公务员制度,精简行政人员;改革行政程序,抛弃繁文缛节,提高行政效率。
-
政府治理电子化:政府治理电子化的核心是电子政务。它以提高政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管理的透明度、方便民众为发展目标,已成为各国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些改革措施的共同目标是提高政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府服务能力,以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