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解释

关于诉讼时效的解释,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基本原则与起算标准

  1. 一般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 特殊起算情形

    • 分期履行 :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 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自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 性侵害损害赔偿 :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二、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1. 法定债权

    包括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兑付国债/金融债券本息、缴付出资请求权等。

  2. 其他特殊债权

    如知识产权侵权、人身权损害赔偿(需符合特定条件)等。

三、时效中断与中止

  1. 中断事由

    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主张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提起诉讼或仲裁等。

  2. 中止事由

    例如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丧失/恢复民事行为能力等。

四、时效抗辩的提出时机

  • 一审期间 :当事人未提出时效抗辩的,二审期间不得提出(但可提供新证据)。

  • 再审程序 :时效问题不得作为再审抗辩。

五、最长保护期

  • 一般时效期间为20年,超过20年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长。

六、其他注意事项

  • 时效期间届满后的处理 :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时效为由抗辩;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追回。

  • 法律文书效力 :权利义务约定时效的,以约定为准,但不得超过20年。

以上解释综合了《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核心内容,具体案件适用时需结合案件事实判断。

本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时效的解释》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70538.html

相关推荐

民法典主债务诉讼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 》规定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超过20年。​ ​ 特殊情形下可申请延长,分期债务从最后一期届满起算,抚养费等特定债权不适用时效限制。 ​​3年时效规则​ ​:普通债务诉讼时效统一为3年,起算点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存在”之日。例如借款合同到期未还,从还款期限届满次日开始计算3年。 ​​最长20年保护期​ ​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总则施行前纠纷时效期间

三年 关于民法总则施行前的纠纷时效期间,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分适用: 一、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基本规则 民法总则施行前(即《民法通则》时期),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两年 ,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最长时效限制 若未约定履行期限且债权人未主张权利,最长时效为 二十年 ,超过部分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二、特殊时效规定 分期履行的时效 当事人约定分期履行时,时效期间自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核心差异如下: 一、基本时效期间调整 普通时效期间延长 民法总则将普通诉讼时效从民法通则规定的 2年 延长至 3年 ,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最长保护期不变 无论适用3年时效还是原2年时效,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 20年 的,均不予保护。 二、特殊时效规定 短期时效保留 民法总则保留了民法通则中规定的 1年时效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一般诉讼时效是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法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 3年 ,具体说明如下: 基本时效期限 一般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适用于大多数债权请求权(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该期限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最长保护期限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这是法律对权利保护的绝对最长时限,但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长。 特殊时效规定 1年时效

2025-05-01 资格考试

公司章程什么时候开始生效

​​公司章程的生效时间因公司类型和章程内容而异,核心规则是:有限责任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自全体股东或发起人签字盖章时生效;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创立大会通过时生效。​ ​ 但需注意,章程中涉及公司成立后的事项(如董事职权、后续股东约束等)需待公司正式成立(完成工商登记)后才生效。 ​​签字即生效的条款​ ​ 公司章程中关于股东出资义务、股权比例等发起人之间的约定,属于契约性质

2025-05-01 资格考试

新的公司法什么时候颁布

2024年7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施行 ,这是自1993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修订,明确要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须在5年内缴足注册资本 ,并强化公司治理结构 ,共涉及228条条文修改。 核心修订内容 新法重点调整资本制度,取消注册资本无限期认缴,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需在公司成立后5年内实缴出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需在成立前全额缴纳股款。同时完善公司治理规则,增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对企业的影响

2025-05-01 资格考试

中国公司制度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公司制度始于1904年,当时《钦定大清商律》中首次对现代公司制度进行了规定,这是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雏形。 一、晚清时期的萌芽 晚清时期,随着“西法东渐”的推进,中国开始尝试引入现代企业制度。1904年颁布的《钦定大清商律》被视为中国第一部涉及公司制度的法律,其中“公司律”部分对公司的设立、运营和治理进行了初步规范,标志着中国公司制度的萌芽。 二、民国时期的探索 民国时期

2025-05-01 资格考试

新公司法生效时间

2024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生效,此次修订聚焦公司治理现代化、股东权益保护及营商环境优化三大核心,标志着我国企业制度进入新阶段。 生效时间与过渡安排 新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实施,部分条款设过渡期,例如注册资本实缴制调整给予企业缓冲时间,避免政策“急转弯”影响经营。 核心修订内容 简化公司设立流程 :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推行电子化登记,降低创业门槛。

2025-05-01 资格考试

新公司法啥时候开始实施

2024年7月1日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自 2024年7月1日 开始正式施行。该法是自1993年以来的第六次修订,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修订,涉及公司登记、资本制度、公司治理、股东权利保护、公司债券、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内容。 补充说明 配套实施办法 为解决新公司法实施中的实务问题(如虚假登记、认缴出资期限调整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4年12月30日发布了《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2025-05-01 资格考试

新公司法88条实施时间

新公司法88条的实施时间已经正式确定为2024年7月1日 ,这一重要法律的实施将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股东权益保护以及市场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关于新公司法88条实施时间的几个关键点: 1.实施时间的确立背景:新公司法88条的实施时间经过多次讨论和审议,最终在2023年12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确定。这一时间点的选择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法律实施的准备工作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和民法总则

‌《民法通则》和《民法总则》是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的两部重要法律文件,前者是1986年制定的基础性法律,后者是2017年通过的民法典总则编前身, ‌二者在适用时间、法律位阶和内容完善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制定背景与时间 ‌ 《民法通则》于1986年颁布,是改革开放初期民事法律体系的框架性文件,填补了当时民事立法的空白。 《民法总则》于2017年实施,作为《民法典》编纂的第一阶段成果

2025-05-01 资格考试

中国婚姻法能结婚几次

一次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婚姻次数问题需结合法律限制和实际情况综合说明: 一、法律对婚姻次数的规定 无重婚限制 中国法律未对个人结婚次数作出明确限制,但明确禁止重婚。若已有合法婚姻关系未解除,再次登记结婚将构成重婚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离婚后才能再婚 由于重婚被禁止,因此“结婚次数”的上限实际由离婚次数决定。若想再次结婚,必须先办理离婚手续。 二、结婚的基本条件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总共修订了几次

婚姻法总共修订了三次 ,分别是1980年、2001年和2020年。这三次修订对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次修订都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法治进步。 1980年的修订 是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的第一次重大调整。这次修订在1950年婚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婚姻家庭制度。主要亮点包括 : 1.提高法定婚龄:将女性的法定婚龄从18岁提高到20岁,男性从20岁提高到22岁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并入民法典时间

婚姻法并入民法典的时间为 2021年1月1日 ,具体信息如下: 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了《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九部法律。 法律替代关系 婚姻家庭编的内容(如结婚、离婚、财产分割等)替代了原《婚姻法》的条款。例如,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条明确调整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第一千零四十一条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 后续调整说明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修改几次改了哪些

3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50年实施后,共经历了三次重大修改,具体如下: 一、1950年《婚姻法》(初始版本) 实施时间 :1950年5月1日 核心原则 :废除包办强迫婚姻,确立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保护妇女和子女权益 历史意义 :标志着中国婚姻家庭制度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推动社会关系现代化。 二、1980年《婚姻法》修订 实施时间 :1981年1月1日 主要修改 :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期间欠款离婚时怎么办

婚姻期间欠款离婚时,一般遵循"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原则来处理。 1. 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共同债务包括但不限于: 日常生活开支 :如食品、衣物、住房等基本生活费用。 子女抚养费用 :如教育、医疗等与子女相关的支出。 共同投资或经营 :如夫妻共同经营的生意或共同投资的项目所负的债务。 2

2025-05-01 资格考试

新婚姻法对女人不公平

​​新婚姻法在财产分割、家务劳动价值认定及社会现实差异等方面对女性存在系统性不公平,核心矛盾在于法律形式平等与社会实质不平等的冲突。​ ​ 具体表现为:强化婚前财产保护却忽视女性家庭贡献、默认男性经济优势地位、缺乏对生育及职业中断的有效补偿机制。 ​​财产分割规则加剧女性经济弱势​ ​ 婚前房产归属个人且增值部分不共享的条款,使婚姻存续期间共同还贷或承担家务的女性难以获得合理补偿

2025-05-01 资格考试

婚姻法经过几次修订

《婚姻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经历了三次重要修订。这些修订分别发生在1950年、1980年和2001年,每一次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需求。 1950年:奠定基础 1950年,《婚姻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基本法正式颁布,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和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原则。这是中国婚姻制度的重大转折点,为后续法律修订奠定了基础。 1980年:适应改革开放 1980年

2025-05-01 资格考试

我国法定结婚年龄下调了吗

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目前尚未正式下调,但已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将男女法定婚龄统一降至18岁,以释放生育潜能并与国际接轨。 现行规定与国际对比 当前中国法定结婚年龄为男22岁、女20岁,属于全球最高标准之一。多数国家设定为16-18岁,部分甚至更低。提案认为现行规定是计划生育时代的产物,需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 下调婚龄的核心争议 支持者认为此举能赋予成年人婚姻自主权,缓解农村事实婚姻矛盾

2025-05-01 资格考试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2024新规定

​​2024年中国法定结婚年龄仍维持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的标准,未作调整​ ​。这一规定基于《民法典 》对婚姻关系的社会责任和生理成熟度的双重考量,旨在保障婚姻家庭的稳定性和当事人权益。值得注意的是,​​民族自治地区可依法制定变通规定​ ​,但汉族居民仍需遵守全国性法律。 中国法定结婚年龄的设定综合考虑了人口政策、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从国际对比看,中国的法定婚龄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