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和国际公约中,15岁被明确界定为童工。即使监护人允许,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仍属于童工范畴,相关劳动行为受到严格限制。
1. 法律依据
- 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经济性劳动,监护人同意亦无效。
- 国际劳工组织《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第138号公约)规定,最低就业年龄为完成义务教育,但不得低于15岁。即使达到最低年龄,仍需符合特定条件,且必须保障未成年人的教育权和身心健康。
2. 监护人同意是否有效
- 在中国法律框架下,监护人同意不能豁免未成年人从事童工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若招用15岁未成年人,仍可能面临法律处罚。
- 国际上,监护人同意可能适用于特定情况(如文艺、体育等领域),但需严格审批,且需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3. 例外情况
- 在中国,文艺、体育单位经监护人同意,可招用未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但需保障其身心健康。
- 国际上,类似例外需符合特定条件,如提供免费教育、避免有害劳动形式等。
4. 禁止童工的原因
- 童工剥夺儿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权益,可能导致身心伤害。
- 国际社会致力于消除童工现象,强调儿童应享有自由、安全和教育的权利。
5. 法律后果
- 用人单位若违法招用童工,将面临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严厉处罚。
总结
监护人允许的15岁未成年人从事劳动,仍被视为童工。这一年龄段的劳动行为受到严格限制,且需符合特定条件。用人单位和家长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