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法对怀孕女职工提供了全方位保护,核心亮点包括:禁止解雇或降薪、调整劳动强度、保障产检时间、限制夜班与加班。 这些措施确保孕期女性在职场中享有公平待遇与健康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
劳动合同保障:用人单位不得以怀孕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或降低工资待遇。即使合同到期,若女职工处于孕期,合同自动延续至哺乳期结束。
-
劳动强度调整:孕期女职工可凭医疗机构证明申请减轻工作量或调岗,避免从事有毒有害工种(如接触铅、汞等危险物质)。
-
工作时间保护:怀孕7个月以上禁止安排夜班或加班,每日需提供工间休息;产检时间计入正常工时且薪资照发。
-
产假与待遇:法定产假98天起(难产、多胞胎可延长),部分地区额外奖励假60天。产假期间工资由生育保险或单位全额支付。
-
**途径:若权益受损,女职工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仲裁或诉讼**,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需支付赔偿金。
职场孕妈的健康与权益关乎社会公平,熟悉这些保护条款能有效避免纠纷。若遇侵权,务必保留证据并及时寻求法律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