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帮员工申报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逃避法律责任、降低赔偿成本、信息不透明及监管漏洞等。这种行为不仅违法,更直接损害劳动者权益,甚至可能因隐瞒危害导致病情恶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
逃避经济责任
职业病认定后企业需承担医疗费、补偿金等,部分公司为节省成本故意隐瞒。例如使用含毒材料却仅申报噪声危害,规避防护设施投入。 -
法律认知不足
部分企业误认为“未确诊可不申报”,或对申报流程不熟悉。实际上,只要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化学品),企业必须30日内申报。 -
信息操控与弱势**
劳动者常缺乏职业危害知识,企业利用信息差不提供检测报告或健康档案。有的甚至阻挠诊断,如拒绝提交员工职业史资料。 -
监管处罚力度不足
尽管逾期申报最高可罚10万元,但实际抽查有限。部分企业赌“不被发现”,尤其在小城市或非密集检查行业。 -
道德风险与短期利益
管理层为业绩考核压低安全支出,将健康风险转嫁给员工。案例显示,有企业在员工检出“疑似尘肺”后仍安排接触粉尘作业。
提示:劳动者应留存工作记录、体检报告,遇拒报可向卫生部门投诉或1年内自行申请工伤认定。企业则需明白,合规申报既是义务,也能通过早期防控降低长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