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职业病能解除合同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和《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1. 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劳动者在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时,用人单位有义务安排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如果劳动者未完成此项检查,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2. 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

在劳动者被诊断或疑似患有职业病,并处于医学观察期间时,用人单位同样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避免因解除合同而剥夺其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机会。

3. 用人单位隐瞒职业病危害的法律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相关作业,且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若劳动者因此受到损害,还可要求赔偿。

4. 司法实践中的支持案例

例如,在张传杰诉上海敬豪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中,法院明确指出,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无效。这表明司法实践中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较大。

总结

职业病劳动者的权益受到法律明确保护。用人单位在解除与职业病相关劳动者的合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因违法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有职业病能解除合同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28811.html

相关推荐

职业病不能解除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患职业病员工的劳动合同,这是法律对劳动者健康权益的核心保障 。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职业病诊断与观察期保护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或处于疑似职业病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企业不得解除合同。此期间产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确诊职业病或工伤致残 若员工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2025-05-15 资格考试

患上职业病公司有责任吗

​​患上职业病,公司是否需承担责任?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我国《职业病防治法 》,​​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主体​ ​,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作业环境,​​若因防护缺失导致职业病,企业需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即使员工离职后被确诊职业病,原用人单位仍需依法保障其工伤待遇​ ​。 关键责任解析 ​​法定防护义务​ ​ 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2025-05-15 资格考试

患了职业病公司赔偿吗

患了职业病的员工‌可以依法要求公司赔偿 ‌,主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 ‌,但需通过职业病诊断及劳动能力鉴定程序确认责任关系。‌企业未尽职业病防护义务可能导致额外赔偿 ‌,员工需及时**。 企业需承担职业病患者赔偿的前提是职业病被纳入国家《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且经法定程序认定患病与职业活动直接相关

2025-05-15 资格考试

患职业病职工调离原岗位有赔偿吗

​​患职业病职工调离原岗位时,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赔偿;若因调岗后仍无法胜任工作被辞退,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 ​。以下是具体分析: ​​工伤保险待遇优先保障​ ​ 职业病被认定为工伤后,职工可享受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需依法安排治疗、康复及定期检查,并支付岗位津贴。 ​​调岗不必然触发赔偿​ ​ 单纯因健康原因调离原岗位且未降低待遇的

2025-05-15 资格考试

患职业病公司怎么补偿员工

当员工被诊断出患有职业病时,公司有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补偿,具体补偿措施包括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用报销、伤残津贴以及康复费用等**。这些补偿措施旨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应对职业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健康影响。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是针对因职业病导致伤残的员工提供的经济补偿。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补助金的金额也会有所不同。伤残等级越高,补助金的金额也越高。这笔补助金是一次性发放的

2025-05-15 资格考试

患职业病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患职业病不能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明确规定劳动者因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健康受损的情况下避免其遭受失业风险。

2025-05-15 资格考试

疑似职业病能解除合同吗

​​疑似职业病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这是《职业病防治法 》和《劳动合同法 》明确规定的法定保护条款。​​关键点包括​ ​:疑似职业病界定后,用人单位需承担诊断及医学观察期间的全部费用;劳动者享有劳动关系保留权;违法解除合同将面临双倍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疑似职业病状态需由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界定,常见情形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后出现相关症状、同一工作环境多人出现相似健康损害等。界定后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报告制度和程序

职业病报告制度和程序 主要涉及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对职业病的识别、报告和管理。以下是该制度的要点和程序: 职业病识别 : 体检和诊断 :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若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应立即进行诊断。 报告义务 :确诊为职业病后,用人单位有义务向所在地的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 职业病报告程序 : 初次报告 :用人单位在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后,应立即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鉴定期间可以辞职吗

​​职业病鉴定期间员工有权提出辞职,且不影响工伤认定及后续待遇享受​ ​。法律明确保障劳动者在此期间的自主选择权,但需注意保留证据以确保权益不受损。 ​​辞职不影响工伤认定​ ​ 职业病鉴定的核心是确认疾病与工作的关联性,与员工是否在职无关。即使辞职,只要符合职业病诊断标准,仍可依法申请认定并享受相应待遇。 ​​用人单位不得违法解除合同​ ​ 若员工处于疑似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期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禁忌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职业禁忌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核心是通过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关系,‌关键点包括依法认定职业禁忌症、履行用人单位调岗义务、协商解除程序合法性、支付经济补偿 ‌。这一过程需兼顾劳动者健康保护与企业用工权益,确保操作符合《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要求。 ‌职业禁忌症的认定与法律依据 ‌ 职业禁忌症需由专业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明确劳动者健康状况与岗位风险存在直接冲突。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工因病单位能解除合同吗

​​职工因病期间,单位原则上不能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医疗期内企业不得单方解约​ ​,且员工享有3-24个月不等的带薪医疗期;​​特殊疾病(如癌症)可延长至36个月​ ​。医疗期满后若员工无法工作且经劳动能力鉴定为1-4级,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 ​​医疗期内的绝对保护​ ​: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时,医疗期是企业不得解除合同的法定时限

2025-05-15 资格考试

患抑郁症单位可解除合同吗

患抑郁症单位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关键在于抑郁症是否影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单位是否依法依规操作。根据《劳动合同法》和相关法规,抑郁症患者享有平等就业权,但如果抑郁症严重到无法胜任工作且经合理医疗期后仍无法恢复,单位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可以解除合同。 1.法律保护与平等就业权根据《劳动合同法》和《残疾人保障法》,抑郁症患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单位不得因其患病而歧视或无故解除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协商解除合同年假如何赔偿

协商解除合年假未休部分通常按日工资的300%进行赔偿。 当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年假的处理需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具体赔偿方式如下: 年假天数计算 : 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假15天。 未休年假工资计算 : 日工资标准为员工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为什么不帮员工报职业病

​​公司不帮员工申报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逃避法律责任、降低赔偿成本、信息不透明及监管漏洞等​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更直接损害劳动者权益,甚至可能因隐瞒危害导致病情恶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逃避经济责任​ ​ 职业病认定后企业需承担医疗费、补偿金等,部分公司为节省成本故意隐瞒。例如使用含毒材料却仅申报噪声危害,规避防护设施投入。 ​​法律认知不足​ ​ 部分企业误认为“未确诊可不申报”

2025-05-15 资格考试

员工入职隐瞒职业病怎么办

员工入职隐瞒职业病将导致企业面临‌劳动纠纷风险增加、工伤保险赔付争议 ‌等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隐瞒重要健康信息可能构成欺诈,企业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但需通过规范途径处理。 若发现员工隐瞒职业病史,用人单位应立即启动‌职业病危害因素溯源程序 ‌,委托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专项体检,明确病情与入职前职业经历的关联性。体检报告、原单位工作记录等证据需形成完整证据链,作为后续处理的依据

2025-05-15 资格考试

确诊职业病后有什么待遇

确诊职业病后,患者可以享受医疗、经济补偿和法律权益等多方面的待遇。这些待遇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用全额报销、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不变、住院伙食补助、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及工伤保险范围内的社会保障。 1. 医疗待遇 职业病确诊后,患者的挂号费、治疗费、药费、手术费、住院床位费等均可以全额报销。住院期间还可按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2/3领取住院伙食补助费。如果需要前往外地治疗,经批准后相关费用也可报销

2025-05-15 资格考试

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可以辞退吗

​​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原则上不可被辞退,这是法律对劳动者的强制保护。​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 》和《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在员工确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若员工因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企业还需承担调岗、医疗等法定责任。违法辞退将面临恢复劳动关系或高额赔偿的法律后果。 ​​法律明确禁止辞退的情形​ ​ 员工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受绝对保护

2025-05-15 资格考试

认定为职业病后享受哪些待遇

认定为职业病后,劳动者可以享受一系列的待遇,包括医疗救治、 经济补偿、 康复待遇 以及 社会保障 等多方面的支持。 这些待遇旨在保障职业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并维持基本生活。以下是具体的待遇内容: 1.医疗救治与费用报销认定为职业病后,患者有权获得专业的医疗救治。治疗职业病所需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等,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员工不同意转岗的

​​职业病员工有权拒绝转岗至存在职业危害的岗位,且用人单位不得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若新岗位涉及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必须提前告知并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条款,否则员工可依法拒绝调岗。​​关键点包括:员工拒绝权受法律保护、企业单方调岗无效、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具体案例中劳动者通过工会援助成功**获赔16万余元。 ​​法律依据明确​ ​:

2025-05-15 资格考试

职业病危害岗位的确认

职业病危害岗位的确认需结合危害因素类型、暴露程度及国家法规标准综合判定,核心依据包括接触矽尘/石棉粉尘、致癌致畸物质、放射性危害等严重因素,并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及分级评估实现科学认定。 危害因素识别 严重职业病危害岗位通常涉及三类关键因素:一是矽尘、石棉粉尘或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标的粉尘作业;二是《高毒物品目录》所列物质或确认人类致癌物、致敏物;三是电离辐射等放射性危害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