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原则上不可被辞退,这是法律对劳动者的强制保护。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员工确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员工因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企业还需承担调岗、医疗等法定责任。违法辞退将面临恢复劳动关系或高额赔偿的法律后果。
-
法律明确禁止辞退的情形
员工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受绝对保护: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者、疑似职业病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患者、已确诊职业病或因此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企业若强行解除合同,仲裁或法院将判定无效。 -
企业的法定义务与违法后果
用人单位必须安排职业健康检查,对确诊员工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违法辞退需支付赔偿金(工作每满一年赔两个月工资),或应劳动者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例如,某煤矿因未组织健康检查且辞退矽肺病员工,被仲裁判定违法。 -
例外情形与医疗期规定
若职业病员工医疗期满且劳动能力鉴定确认可工作,但拒绝合理调岗,企业可依法解除合同。普通疾病员工医疗期最长36个月,但职业病不适用此限制。
提示:企业应严格履行职业病防护责任,员工遇侵权可申请劳动仲裁。双方需明确法律红线,避免因违法操作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