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被公司变相辞退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和《劳动合同法》,退役军人享有平等就业权,用人单位不得因退役军人身份采取歧视性措施。如果遇到变相辞退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明确变相辞退的表现形式
- 单方面调岗降薪:用人单位未经协商,强制调整岗位或降低薪资。
- 强迫待岗或培训:以无工作安排或培训为由,要求员工长期待岗。
- 滥用绩效考核:制定不合理的考核标准,迫使员工无法完成目标。
二、依法收集证据
- 保留相关文件:如调岗通知、绩效考核表、工资条等。
- 录音或录像:在与公司沟通时,确保留下证据。
- 收集证人证言:如有同事或其他知情人员,可提供佐证。
三、寻求法律援助
- 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益及**途径。
- 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 提起诉讼:如仲裁未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联系相关部门
-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援助。
- 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法行为。
- 工会组织:寻求集体**支持。
五、预防措施
- 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合同条款明确,避免争议。
- 了解法律知识:熟悉《劳动合同法》和《退役军人保障法》的相关规定。
- 关注公司动态:警惕可能存在的变相辞退信号。
通过以上方式,退役军人可以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遇到问题,建议及时采取行动,避免错过**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