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月工资按31天计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违法的,但需结合具体工时制度判断。以下是详细分析:
-
法律依据与标准
-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计算应基于实际工作天数,而非固定按31天计算。月计薪天数应为 21.75天 (即全年365天减去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后的结果)。
-
该标准适用于 标准工时制 ,即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制度。
-
-
特殊情况处理
- 若用人单位实行 综合计算工时制 或 不定时工时制 ,且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可能按31天计算工资,但需符合审批的工时安排。
-
违法后果与**途径
-
未按21.75天计算可能导致工资基数错误,影响加班费、请假扣款等计算,属于违法行为。
-
员工可通过协商、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
-
二月份工资处理
- 二月份无论实际工作天数多少,均应按 满月工资发放 ,特殊扣款需依法依规执行。
总结 :月工资按31天计算通常违法,除非符合特殊工时制度审批要求。建议以21.75天为基准计算工资,并保留相关证据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