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最新政策聚焦粮食安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与治理现代化四大核心,首次提出推进县域产业协同发展、实施全国耕地种植用途“一张图”管理,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通过“双轮驱动+精准帮扶”模式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目标逐步落地。
一、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
新政策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谷物面积达14.5亿亩作为硬性目标,同步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特别强调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与智慧农业发展。全国耕地种植用途“一张图”管理体系全面实施,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行动配套完善,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
二、产业振兴与城乡融合
政策明确划分四类村庄差异化发展路径:集聚提升类侧重产业链延伸,城郊融合类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特色保护类实施文旅融合改造,搬迁撤并类以生态保护优先。首次提出县域产业协同发展计划,依托县城枢纽和小城镇节点构建县域经济体系,同步深化户籍改革与“人地钱挂钩”机制,破解城乡资源流动壁垒。
三、治理体系与数字基建
构建“党建+自治法治德治”三维治理架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模式,并加速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与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工程。重点完善农村社区服务设施体系,整合闲置资源提升综合服务效能,同步建设农村物流节点与冷链仓储节点。
四、深化改革与要素保障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深水区,加速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允许农房经营使用权跨区域流转,并建立增减挂钩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配套建立乡村振兴基金与农业再保险体系,拓宽“万企兴万村”社会资本参与渠道,试点推进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2024年政策深度融合科技赋能、生态保护与社会效益,通过系统化制度设计与差异化扶持策略,构建起覆盖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框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标志着乡村振兴进入2.0高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