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国家土地政策
- 土地管理法修订:1999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确立:首次明确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完善:推行国有土地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有偿使用方式,完善土地资产配置体系。
- 土地资产管理加强: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明确土地权益,显化土地资产,理顺财产关系。
- 土地转让管理严格: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加强对农民集体土地的转让管理,严禁非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分点论述:
-
土地管理法修订内容:
- 强调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 禁止非法转让土地,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 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除外。
- 确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通过规划、审批等手段落实。
-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 推行国有土地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有偿使用方式,作为出让方式的补充。
- 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行为,明确租赁期限、租金标准等。
-
土地资产管理:
- 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采用不同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和管理政策。
- 明确土地权益,显化土地资产,理顺财产关系,加强土地资产运营监管。
-
土地转让管理:
- 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坚决制止非农建设非法占用土地。
- 加强对农民集体土地的转让管理,严禁非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 加强对农林开发项目的土地管理,禁止征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
末段
1999年国家土地政策通过修订土地管理法、确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土地资产管理以及严格土地转让管理等措施,旨在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土地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续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