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从工资中扣除是合法的,但需符合国家规定的比例和基数。 用人单位依法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承担的部分,属于正常薪资核算流程,而企业缴纳部分不计入工资总额。关键点在于:扣除比例是否合规、合同约定是否明确、缴费基数是否合理,若超出法定标准或存在少缴、漏缴则属违法。
-
法律依据与常规操作
根据《社会保险法》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五险一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员工工资中扣除的仅为个人应缴部分(如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等),单位需额外缴纳企业承担部分。例如月薪8000元,个人缴纳约1000元五险一金后,实发工资为7000元,此操作合法。 -
合同约定优先原则
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薪资“含五险一金”,则需按约定执行;若未明确,默认薪资为税前应发工资,扣除个人社保公积金后为实发工资。特殊情况下,双方协商一致的税后工资或补贴形式需书面确认,避免纠纷。 -
违法情形与**途径
用人单位若超额扣除(如超过12%的公积金比例)、未按实际工资基数缴费,或未足额缴纳企业承担部分,均属违法。员工可通过比对工资条、查询社保缴费记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
劳动者应定期核对工资明细与社保缴费记录,确保权益不受损。遇到争议时,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