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一般按照员工的实际工资总额来缴纳,包括底薪、提成、绩效工资等,而不仅仅是底薪。
1. 缴纳基数的确定
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通常是员工的工资总额,包括所有工资性收入。如果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缴纳;如果工资高于当地最高工资标准,则按最高工资标准缴纳。
2. 缴纳比例
五险一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不同险种的缴费比例有所不同:
-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
-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8%-10%,个人缴纳2%;
-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0.7%-2%,个人缴纳0.3%-0.5%;
- 工伤保险:单位全额缴纳,个人无需缴纳;
- 生育保险:单位全额缴纳,个人无需缴纳;
- 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通常为5%-12%。
3. 影响到手工资
五险一金的缴纳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到手工资。例如,月薪1万元的情况下,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工资可能减少约15%-20%。具体扣除金额取决于缴费基数和比例。
4. 对员工的影响
全额缴纳五险一金意味着员工的保障更加全面,未来可享受更高的养老金、医疗保障等。而按最低标准缴纳虽然短期内到手工资更高,但长远来看保障水平较低。
总结
五险一金按工资总额缴纳是法律规定的标准,能够更好地保障员工的权益。建议员工在签订劳动合明确缴费基数和比例,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