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一年后才给员工缴纳五险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员工入职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并缴纳五险,延迟至一年后缴纳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员工有权要求补缴或通过投诉、仲裁等途径**,企业若拒不履行将面临罚款、滞纳金甚至强制征缴等法律责任。
-
法律明确要求30日内参保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任何合同条款或口头协议约定“一年后缴纳”均属无效,因法律效力高于双方约定。 -
企业违法后果严重
逾期未缴纳社保的企业需补缴欠费并支付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若拒不改正,可能被处以欠缴金额1-3倍罚款,甚至面临财产查封、拍卖等强制措施。 -
员工**途径
- 协商:优先与单位沟通要求补缴;
- 投诉:向当地社保部门或劳动监察大队提交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记录)投诉;
- 仲裁/诉讼: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主张权益,同时可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索要经济补偿。
-
员工权益受损风险
延迟缴纳会导致医保无法使用、养老金累计年限不足等问题,尤其在发生工伤或生育时,员工可能无法享受相应待遇,需自行承担损失。
提示:若遇到单位拖延缴纳社保,务必保留劳动关系证据并及时**,避免因时效问题影响追偿。社保是法定权益,企业无权以任何理由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