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低门槛、押金
虚假招聘诈骗通常以以下理由诱导求职者上钩并实施诈骗:
一、高薪诱惑
-
虚高薪资承诺
诈骗者常发布“月薪过万”“轻松工作”等诱人信息,利用求职者对稳定收入的需求,例如:“网络客服岗位,无需经验,月薪过万,工作轻松,在家办公即可”。
-
即时回报假象
部分虚假招聘承诺“入职即发工资”或“培训后快速转正”,制造紧迫感迫使求职者忽略风险。
二、低门槛政策
-
学历/经验要求放宽
通过“不限学历”“零经验可入职”等话术,降低求职门槛,例如:“应届毕业生优先”“无需任何相关经验”。
-
灵活工作安排
宣称“自由职业”“弹性工作时间”,吸引急需就业人群,如:“可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完全自主管理项目”。
三、费用收取
-
押金/保证金
以“入职押金”“培训费”“服装费”等名义要求缴费,常以“退还”为诱饵,例如:“需缴纳1万元押金,入职后无息退还”。
-
培训费用
声称提供专业培训,收取高额费用,如:“需缴纳5000元培训费,保证推荐高薪工作”。
四、虚假公司/资质
-
伪造营业执照
使用虚假公司名称或盗用他人资质发布招聘,增加可信度,例如:“知名企业招聘,官方认证资质齐全”。
-
冒充官方机构
冒充HR、HR主管等身份联系,通过电话或邮件诱导转账,如:“我是公司HR,需您先缴纳体检费才能安排面试”。
五、其他常见套路
-
连环收费陷阱 :通过“介绍人”“多层级审批”等流程,设置多个缴费节点,如“需先交2000元介绍费,再交培训费”。
-
押金退还拖延 :以“未完成工作”“政策调整”等理由拒绝退还押金,例如:“您未达到工作时长要求,需再工作30天才能退还”。
预防建议
-
核实信息真实性 :对招聘单位资质、联系方式多方核实,避免轻信“内部推荐”。
-
警惕收费要求 :正规企业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押金或培训费,所有费用应与劳动合同挂钩。
-
保留证据 :签订书面协议时注意保留签字盖章记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警方报案。
若遭遇诈骗,建议立即停止支付费用,并通过12321、公安机关等渠道追讨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