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员工长期请病假是否会被开除?关键结论是:只要符合规定程序(如提交正规医疗证明、获批备案)且未违规(如虚假病假、从事营利活动),单纯长期病假不会直接导致开除,但可能面临工资调整或岗位变更。若存在旷工、考核不合格或严重违纪等法定情形,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
-
病假合法性是核心前提
长期病假需持续提供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并经单位审批。若伪造证明或病假期间从事兼职,单位有权停发工资甚至开除。医疗期最长24个月(特殊疾病可延长),超期未愈需劳动能力鉴定,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调整岗位或解除合同。 -
工资待遇随病假时长递减
病假2个月内工资照发;2-6个月按工龄发放90%-100%;超6个月降至70%-90%。绩效奖金可能停发,但基本工资保障不低于政策底线。 -
开除需满足法定条件
单位仅能在以下情况解除合同:连续旷工超15天或年累计超30天;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且拒调岗;严重违纪(如违法、虚假病假)。单纯病休不构成辞退理由。 -
特殊保护与替代方案
工龄满15年且达病退年龄(男50岁/女45岁)可申请病退;医疗期内单位不得单方解约,合同期满也需延续至医疗期结束。
总结建议:长期病假员工应严格遵循单位流程,定期更新医疗证明,避免行为失当。若遇权益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或咨询专业律师。主动沟通协商(如病退或调岗)是更稳妥的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