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动法病假工资计算标准如下,综合权威信息整理:
一、计算基数与系数
-
计算基数
-
优先按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标准执行;
-
若无约定,则按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
计算系数
-
连续工龄不满10年:60%
-
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65%
-
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70%
-
连续工龄满30年及以上:75%(部分地区为90%或100%)。
-
二、工资支付标准
-
医疗期≤6个月
-
按上述工龄比例支付,例如工龄5年、病假3天: $$ \text{病假工资} = \frac{6000}{21.75} \times 3 \times 70% \approx 578.30 \text{元} $$
-
若计算结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则按80%支付。
-
-
医疗期>6个月
-
按比例递减:
-
工龄1年以下:40%
-
工龄1-3年:50%
-
工龄3年以上:60%
-
-
例如工龄3年、病假6个月: $$ \text{病假工资} = \frac{6000}{21.75} \times 18 \times 50% \approx 2727.27 \text{元} $$
-
同样需确保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三、特殊情形
-
荣誉职工 :全国劳动模范等特殊群体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
下浮限制 :企业下浮比例一般不超过5%,且需报劳动部门批准。
四、注意事项
-
医疗期按自然日计算,病假工资仅支付工作日部分(如2月病假15天,实际计发12天)。
-
若企业规章制度与劳动法冲突,以劳动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