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直接开除,需符合法定情形
关于长期请病假是否会被开除的问题,需结合医疗期规定和用人单位的合法程序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医疗期内请病假的保护
-
医疗期内禁止随意解除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内(根据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例如工作满15年且在本单位工作满5年的情形对应3个月医疗期),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
医疗期结束后的处理方式
若医疗期结束且劳动者仍无法从事原工作或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1个月工资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但此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仅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合同。
二、可能被辞退的情形
-
医疗期外长期无法工作
若劳动者在医疗期结束后仍无法从事原工作,且不能胜任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
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
若长期请病假期间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拒绝提供病历等),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建议
-
保留医疗证据
确保存在正规医院出具的病假单、病历本等医疗证明,避免因拒绝提供证据而承担不利后果。
-
关注单位通知
若单位要求提供病例等不合理要求,可向劳动仲裁部门投诉,主张其要求违法。
-
了解经济补偿标准
若因医疗期结束被解除合同,单位需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1年按1年计算)。
总结
长期请病假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被开除,但需注意医疗期的法律规定。若医疗期内权益受到侵害,可通过法律途径**;若医疗期结束且无法工作,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但需支付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