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薪采用26天制且该月有31天的工资计算问题,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方式,具体说明如下:
一、月计薪天数的标准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及多数地区的实际应用,月计薪天数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text{月计薪天数} = \frac{365 \text{天} - 104 \text{天(法定节假日)}}{12 \text{月}} \approx 21.75 \text{天}$$
这一标准适用于全年,无论月份实际天数如何。
二、工资计算方法
-
日工资计算
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得到日工资,公式为: $$\text{日工资} = \frac{\text{月工资}}{\text{月计薪天数}}$$
例如,月工资8000元时,日工资约为: $$8000 \div 21.75 \approx 372.73 \text{元/天}$$
-
实际工资发放
-
全勤情况 :直接按实际工作天数(≤26天)乘以日工资发放,例如26天工作则发 $26 \times 372.73 \approx 9701$ 元。
-
存在缺勤情况 :从月工资中扣除缺勤天数(含法定节假日)后再计算,例如休双休23天、单休26天,则实际发放:
$$8000 - (8 \times 23 + 8 \times 26) = 8000 - 416 = 7584 \text{元}$$。
-
三、特殊情况处理
-
法定节假日 :11天法定假日应计入工资,不随月份天数变化。
-
加班工资计算 :
-
延长工作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报酬;
-
休息日加班且无法补休: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
-
四、总结
-
月计薪天数固定 :全年均按21.75天计算,不因月份实际天数调整;
-
工资发放依据 :实际出勤天数×日工资+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工资不剔除。
若用人单位采用26天制但未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