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劳动法中关于赔偿标准的主要规定,综合整理如下:
一、经济补偿金标准
-
按工作年限计算
-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半年按0.5个月计算,不满6个月按半个月计算。
-
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00%计算,年限最高12年。
-
-
特殊情形
-
协商一致解除 :双方协商确定赔偿金额,无最低限制。
-
无过失性辞退 :未提前30日通知需支付1个月工资(代通知金)+N,医疗期、不胜任等情形同样适用。
-
经济性裁员 :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按上述标准计算。
-
二、违法辞退赔偿标准
- 2N赔偿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如无理由辞退、未支付补偿)需支付经济补偿金2倍。
三、其他相关赔偿
-
工资收入损失 :按应得工资支付+25%赔偿金。
-
劳动保护待遇损失 :补足欠发津贴及用品。
-
工伤/医疗待遇损失 :支付医疗费用25%的赔偿。
-
女职工/未成年工健康损害 :除国家规定医疗待遇外,再支付医疗费用25%的赔偿。
四、注意事项
-
月工资计算 :以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最高不超过12个月。
-
工亡补助金 :2025年统一标准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倍(如2024年数据为54188元×1.2)。
以上标准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案情和证据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