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雇员工需遵循合法、透明、人道的流程,核心包括明确解雇理由、书面通知、工会协商、工作交接、薪资结算及离职证明等环节。 若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劳动纠纷或法律风险,因此企业应严格依据《劳动合同法》执行,保障双方权益。
-
确定合法解雇理由
解雇必须基于法定情形,如员工严重违纪、试用期不合格、不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效)、经济性裁员等。企业需提前收集证据(如考核记录、违规证明),避免主观臆断。 -
书面通知与工会程序
企业需向员工送达书面解雇通知,说明理由及生效日期。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须提前通知工会并听取意见,工会认为不合法的可要求纠正,企业需书面反馈处理结果。 -
工作交接与薪资结算
员工需按企业要求交接工作、归还物品。企业应在交接完成后结清工资、经济补偿金(若需支付),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15日内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 -
备案与风险防范
解雇相关文件(如通知、工会意见、交接记录)需存档至少2年,以备劳动部门审查或仲裁举证。经济补偿金标准按员工工作年限计算,N+1或N需符合法定情形。
提示:协商解除(双方同意)可减少纠纷风险;若涉及大规模裁员,需提前30日向劳动部门报告方案。建议企业咨询专业法律顾问,确保流程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