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倒闭时,员工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企业因破产、解散等原因终止劳动合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半个月计算,半年以上不满一年按一个月计算。若企业未依法支付,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主要依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月工资标准为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若企业未提前30日通知员工,还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需注意的是,若员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补偿金按三倍标准计算,且支付年限不超过12年。
特殊情况的处理规则需重点关注。例如,企业资产不足以支付补偿金时,员工可申报债权,并在破产财产清偿顺序中优先受偿(位于社保费用之后)。若企业未缴纳社保导致员工权益受损,员工有权要求补缴或折算补偿。
申请补偿金的流程通常包括两个步骤:一是与公司协商确认补偿金额并签署协议;二是若协商无果,员工需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离职证明等证据,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仲裁时效为离职后一年内,逾期可能影响**结果。
员工**时需保留关键证据,如考勤记录、工资条、工作证等,以证明劳动关系存续时间和工资水平。若企业存在故意转移资产、逃避支付义务的行为,员工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或通过集体诉讼提高**效率。
公司倒闭时的经济补偿金是法律赋予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应积极主张权利,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建议尽早与企业或清算组沟通,避免因证据缺失或时效问题影响最终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