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者在职时间满半年不满一年的经济补偿标准为一个月工资。具体计算方式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
- 补偿标准明确:工作6个月以上按一年计算,补偿1个月工资;
- 工资计算范围:包含绩效、奖金等全部税前收入;
- 违法解除双倍赔偿:用人单位违规解雇需支付双倍补偿金;
- 争议解决途径:协商、劳动仲裁、诉讼三步**流程。
分点论述:
-
法律依据与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劳动者过失性解除合同均需支付经济补偿。例如,企业裁员、合同到期不续签或双方协商解除等情形均适用此标准。 -
工资基数计算细节
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时,补偿金上限为社平工资3倍×工作年限。例如,某地社平工资8000元,员工月薪3万元,补偿金上限为8000×3=2.4万元/月。 -
特殊情形处理
孕期、医疗期等受法律保护阶段遭解雇,除经济补偿外,可主张赔偿金。若单位未提前30天通知,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
**步骤与时效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解雇通知等证据,优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需在1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决,不服结果可向法院起诉。
劳动者需注意:签订离职协议时明确补偿金额与支付时间,避免“自愿放弃补偿”等陷阱;若企业拒不支付,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