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灵活就业人员可自行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即“两险”),部分地区试点开放公积金自愿缴存,但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仍需单位缴纳。缴费基数自主选择(通常为当地社平工资60%-300%),线上办理渠道普及,且多地推出社保补贴降低负担。以下是关键政策要点:
-
参保范围与限制
个人可缴纳养老(20%比例,12%入统筹账户)和医疗保险(8%-10%比例),公积金仅限北京、深圳等试点城市,需满足当地条件。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因需劳动关系支撑,无法个人单独参保。 -
缴费基数与成本
2025年各地最低缴费基数约4000-6000元/月,灵活就业者可按收入选择档次。例如月缴养老险:基数5000元×20%=1000元;医疗险:基数5000元×9%=450元。高基数未来待遇更高,低基数减轻当前压力。 -
办理方式与便利性
线上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或地方政务APP(如浙里办)提交申请;线下需携带身份证、户口本至户籍地社保局。公积金缴存需咨询当地公积金中心,部分城市支持APP直接操作。 -
地区差异与试点政策
北京、广州等城市允许灵活就业者缴存公积金(比例5%-12%),并可申请公积金**;其他地区需通过单位或代缴机构(存在合规风险)。长期护理险、异地就医结算等新福利逐步试点。 -
风险提示与补贴
第三方代缴可能涉及虚构劳动关系,建议选择正规渠道。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可享50%-70%社保补贴,部分地区支持缓缴或分期缴费。
灵活就业者应优先确保养老和医疗的连续缴纳,公积金根据居住地政策灵活选择。定期通过官方平台核对缴费记录,及时关注地方新政,以最大化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