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第一个月不发工资正常吗? 不正常,且通常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月支付工资,即使入职首月也应足额发放,否则劳动者有权通过协商、投诉或仲裁**。
-
法律明确要求按月支付工资。我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不得克扣或拖欠。首月工资若未按约定发放,即构成违约,劳动者可要求补发并索赔。
-
例外情况需书面约定。若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试用期工资延后发放(如次月合并支付),且条款合法,则可能被认可。但此类约定需双方协商一致,不能单方面强制实施。
-
**途径清晰有效。若遭遇拖欠,劳动者可依次采取以下措施:
- 与公司沟通,要求书面说明原因并限期支付;
-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行政部门责令整改;
- 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工资及赔偿金(如应付金额50%~100%的加付赔偿)。
-
警惕变相违法操作。部分企业以“押工资”“考核期”为由拒付首月工资,均无法律依据。即使未签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下的劳动报酬仍受法律保护。
总结:首月工资拖欠绝非“行业惯例”,而是权益侵害的信号。劳动者应保留考勤、合同等证据,及时行动,避免长期被动。企业则需合规经营,避免因小失大面临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