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公司常见的骗术有以下这些:
非法职业中介陷阱
- 黑中介虚假承诺:一些没有相关资质、未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或者冒用、伪造相关资质的 “黑中介”,非法从事职业介绍等活动。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 “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 等为诱饵,骗取求职者钱财。比如承诺安排到知名企业,收取高额中介费后,提供的却是与承诺完全不符的工作,甚至失联。
招聘收费陷阱
- 入职前巧立名目收费:中介机构还未介绍到工作就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之后再以各种苛刻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或离岗,已交费用不予退还。这类骗局通常对职位许以高薪并承诺工作轻松,对学历、工作经验要求低,面试简单易通过,收费急且不合理。
- 虚假 “内推” 骗钱:个别中介机构或个人宣称与知名公司合作有内部推荐权,让求职者交纳一定费用就可获得热门行业公司的优质 offer。但承诺往往难以兑现,求职者符合岗位要求被录用了,机构就归功于己;没被录用,就找理由搪塞,拒绝退费。
- 招聘 “套路贷”: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设置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蒙骗毕业不久、初入职场、找工作心切的求职者。如以招聘货车司机为名,要求求职者**买车才给安排工作,结果车买了却没活干,求职者还背上巨额**。
- 入职捆绑付费培训:一些培训机构或中介公司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岗位为诱饵,面试时以 “工作能力不足”“岗位有从业资格限制” 等理由,要求求职者进行入职或考证培训,承诺培训后上岗。但求职者交付费用后,要么不提供承诺的工作,要么以不满足岗位需求为由很快解雇求职者,甚至收取费用后就消失。
其他类型陷阱
- 兼职刷单陷阱:以兼职刷单名义吸引求职者,实际上是诈骗,也是违法行为。通常要求求职者下载不明 App、扫描可疑二维码或缴纳押金,最后让求职者血本无归。
- 传销 “拉新” 陷阱:以招聘为幌子,实则为传销活动,具备有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式盈利模式等特征,诱骗求职者参与,使求职者不仅钱财受损,还可能深陷传销组织难以脱身。
- 色情招聘陷阱:以招聘为名诱骗求职者从事****等违法活动,用 “活少钱多、轻松来钱、躺平赚钱” 等诱人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一旦求职者上钩,就会陷入违法犯罪的陷阱。
- 盗用个人信息陷阱:在求职过程中,以各种理由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如银行卡、网银和支付密码等,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盗刷或其他违法活动,给求职者带来财产损失。
- “猫腻” 合同陷阱:提供的劳动合同中可能存在不合理条款、霸王条款,或者故意模糊薪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社保缴纳等关键信息,在后续工作中以此来克扣工资、增加工作量或逃避责任,损害求职者权益。
本文《人力资源公司十大骗术》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4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