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职业病认定并不麻烦,但需严格遵循流程并备齐关键材料。核心步骤包括及时诊断、证据收集和1年内提交申请,企业未配合时可向监管部门投诉。以下是具体要点:
-
诊断时效与机构选择
确诊职业病后需在1年内申请认定,选择省级卫生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携带身份证、劳动合同及历年体检报告,避免因超期或机构资质不符导致无效。 -
关键证据清单
- 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流水或仲裁书。
- 职业危害接触史:岗位操作记录、企业检测报告(若企业未检测可申请行政公开)。
- 医学证明:职业病诊断书、连续3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企业责任与**途径
企业需自证无过错,否则默认担责。若企业拒交材料,可向应急管理局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案例显示,未留存岗位记录可能败诉,而企业未做检测则直接认定工伤。 -
常见失败原因与避坑
- 超期申请、私自体检(非指定机构)、证据零散(如缺少连续接触证明)。
- 企业调岗或隐瞒危害史时,需通过同事证言或工艺资料补充证据链。
总结:流程清晰但材料要求高,建议确诊后立即行动,同步固化证据并善用行政投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