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内容如下:
一、总则编(204条)
确立民法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公序良俗)和一般规则,涵盖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等基础制度。
二、物权编(258条)
规范物的归属和利用关系,包括:
-
物权设立、变更、消灭的规则(如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
-
所有权制度(国家、集体、私人所有权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
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
三、合同编(84章)
调整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涵盖:
-
合同订立条件、格式条款规制
-
常见合同类型(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
-
准合同制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四、人格权编(24章)
保护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新增:
-
个人信息保护条款
-
肖像权侵权认定条件调整
五、婚姻家庭编(27章)
调整婚姻、家庭关系,包含:
-
婚姻自由、夫妻权利义务(如财产共有、赡养义务)
-
离婚条件、程序及财产分割
-
支配被监护人制度
六、继承编(10章)
明确继承规则:
-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及遗产处理
七、侵权责任编(2章)
规范侵权行为责任:
-
一般侵权责任认定
-
特殊责任主体(如产品责任、交通事故责任)
其他特点:
-
绿色原则 :新增生态保护要求,贯穿各编
-
人格权独立 :单设人格权编,强化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
-
民事主体分类 :明确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权利义务
《民法典》通过系统规范民事活动,旨在平衡个体权益与公共利益,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