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有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内容如下:

一、总则编(204条)

确立民法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公序良俗)和一般规则,涵盖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等基础制度。

二、物权编(258条)

规范物的归属和利用关系,包括:

  • 物权设立、变更、消灭的规则(如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

  • 所有权制度(国家、集体、私人所有权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 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

三、合同编(84章)

调整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涵盖:

  • 合同订立条件、格式条款规制

  • 常见合同类型(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

  • 准合同制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四、人格权编(24章)

保护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新增:

  • 个人信息保护条款

  • 肖像权侵权认定条件调整

五、婚姻家庭编(27章)

调整婚姻、家庭关系,包含:

  • 婚姻自由、夫妻权利义务(如财产共有、赡养义务)

  • 离婚条件、程序及财产分割

  • 支配被监护人制度

六、继承编(10章)

明确继承规则:

  •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及遗产处理

七、侵权责任编(2章)

规范侵权行为责任:

  • 一般侵权责任认定

  • 特殊责任主体(如产品责任、交通事故责任)

其他特点:

  1. 绿色原则 :新增生态保护要求,贯穿各编

  2. 人格权独立 :单设人格权编,强化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

  3. 民事主体分类 :明确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权利义务

《民法典》通过系统规范民事活动,旨在平衡个体权益与公共利益,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本文《《民法典》有哪些内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75486.html

相关推荐

签了保密协议但是公司违法

‌签了保密协议但公司违法时,员工仍可依法举报或**,保密协议不豁免违法责任 ‌。关键在于区分保密内容与违法行为,法律优先保护举报者的合法权益。 ‌保密协议的合法边界 ‌ 保密协议仅约束合法商业信息,若公司行为涉及偷税、贪污、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协议自动失效。例如,员工发现财务造假后举报,即使签过保密协议,也不构成违约。 ‌法律明确保护举报者 ‌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

2025-05-01 资格考试

公司告员工违反竞业协议胜诉率

高 关于公司告员工违反竞业协议的胜诉率,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诉讼胜率概况 仲裁阶段胜率较高 劳动纠纷仲裁阶段胜诉率相对均衡,但具体比例因案件性质和证据差异较大,通常认为公司方在仲裁中具有优势。 诉讼阶段胜诉率存在争议 诉讼阶段胜诉率存在不同说法: 部分案例显示公司胜诉率接近100%; 另有统计显示公司胜诉率约为50%; 有研究提到超六成劳动者要求补偿的诉求获法院支持。 二

2025-05-01 资格考试

保密协议不要随便签

需谨慎评估风险 关于保密协议的签署,需结合具体情况审慎判断,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 一、是否需要签订 岗位关联性 仅研发、设计、销售等涉及核心商业秘密的岗位通常需要签订保密协议,普通岗位一般无需。 行业特性 高科技、金融等对知识产权保护要求严格的行业,建议普遍签署。 二、协议内容要点 明确保密信息范围 需具体列出保密信息(如技术资料、经营策略等),避免模糊表述导致争议。 界定免责条款

2025-05-01 资格考试

商业保密协议模板

​​商业保密协议模板是企业保护核心竞争力的法律工具,其核心在于明确保密范围、义务条款及违约责任,同时需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规要求。​ ​ 一份规范的模板应涵盖技术信息(如专利草案、数据库)、经营信息(如客户名单、定价策略),并规定离职后保密义务的延续性。 ​​保密范围精准界定​ ​ 模板需列举具体保密内容,例如技术方案、客户数据、会议纪要等,避免模糊表述。参考范本通常区分技术信息(工艺流程

2025-05-01 资格考试

公司起诉员工违反保密协议

公司起诉员工违反保密协议 是指公司因员工泄露或不当使用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信息,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保密协议的常见情形 泄露商业秘密 :员工未经公司许可,擅自向第三方披露、提供或使用公司的商业秘密,如客户名单、经营策略、产品配方等。 不当使用技术秘密 :员工在离职后,利用原公司掌握的技术秘密进行同业竞争或自己创业,损害原公司的利益。 违反保密义务

2025-05-01 资格考试

公司倒闭保密协议还有效吗

​​公司倒闭后保密协议通常仍然有效​ ​,其核心效力取决于保密信息的价值性、保密性及法律承继关系。​​关键点包括​ ​:协议独立性不受公司存续影响、权利承继者可主张履行义务、员工违约仍需承担赔偿责任,但若条款与实际情况冲突需依法调整。 ​​协议效力不因公司倒闭自动终止​ ​。保密协议作为独立合同,只要信息仍具保密性和商业价值,且无违法情形(如恶意串通),其法律约束力持续存在。即使公司进入清算阶段

2025-05-01 资格考试

举报公司违法是否违反保密协议

举报公司违法行为通常不违反保密协议,具体需结合协议条款和违法行为性质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分析: 保密协议的核心目的 保密协议主要保护商业秘密(如技术、工艺、配方等知识产权相关内容),而非用于掩盖或限制举报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公司偷税漏税、使用盗版软件等违法行为,不属于商业秘密范畴,因此不在保密协议的保护范围内。 协议条款的合法性要求 若保密协议中包含禁止举报违法行为的条款

2025-05-01 资格考试

签了保密协议还能举报公司违法吗

签了保密协议仍可依法举报公司违法行为,关键在于举报内容是否涉及受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若举报事项属于公司违法活动(如偷税漏税、违规操作等),保密协议不得限制公民行使举报权,且违法条款本身无效。 保密协议的合法边界 保密协议仅对合法的商业秘密(如技术专利、客户数据等)具有约束力。若协议试图掩盖违法行为(如财务造假、环境污染等),相关条款因违反法律而自动失效,员工举报不受协议限制。 举报内容的区分标准

2025-05-01 资格考试

公司让签了一份保密协议

公司让签保密协议是为了保护商业秘密,明确员工保密义务,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关键点包括:协议对象需精准(非全员)、保密范围需具体(技术/经营信息)、期限灵活(通常至信息公开)、违约责任需明确(法律未强制违约金但可约定赔偿)。 协议对象精准性 保密协议应针对实际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如技术岗、管理岗或可能间接接触敏感信息的岗位,避免全员签署造成管理冗余。 保密范围具体化 需详细列举保密内容

2025-05-01 资格考试

告公司不发工资去哪里告

如果公司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和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而劳动仲裁委员会则负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以下是详细的解决途径和步骤: 1.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如果公司未按时发放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提交书面投诉材料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388条司法解释

关于《民法典》第388条的司法解释,主要涉及担保合同类型及无效后的责任承担问题,具体如下: 一、担保合同类型 核心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388条,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及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属于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 扩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担保制度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范围,例如再担保、让与担保等新型担保形式,但需以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为前提。 二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388条解读

《民法典》第388条 是关于担保合同 的重要条款,明确了担保合同的从属性及其效力问题,强调了担保合同与主合同之间的紧密联系。该条款的核心亮点包括:担保合同的从属性 、主合同无效对担保合同的影响 以及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以下是对该条款的详细解读: 1.担保合同的从属性:《民法典》第388条首先明确了担保合同的从属性,即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388条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第388条是担保制度的核心条款,其理解与适用需结合担保合同类型、从属性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展开。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担保合同类型与适用范围 传统担保形式 明确包含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等典型担保方式,保障物权法定原则下担保行为的合法性。 功能扩展 通过“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条款,认可再担保、让与担保等非典型担保形式,为金融创新提供空间。 二、担保合同的从属性 主从合同关系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第388条

《民法典》第388条明确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该条款在担保制度中具有开创性意义,其关键亮点在于扩大了担保合同的适用范围 ,并将功能上起担保作用的交易形式纳入其中,为金融担保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担保合同范围的扩大 明确担保合同的种类 :第388条将担保合同细分为抵押合同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948条规定

​​《民法典 》第948条规定:物业服务期限届满后,若业主未依法续聘或另聘物业,原物业继续提供服务则合同自动转为不定期,双方可随时解除但需提前60日书面通知。​ ​ 该条款的核心在于​​保障物业服务连续性​ ​、​​明确不定期合同的法律效力​ ​及​​平衡双方解除权​ ​,避免物业“空档期”引发管理混乱。 ​​不定期合同的成立条件​ ​ 需同时满足三个要件:原合同期限已届满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诉法司法解释238条规定

《民诉法司法解释》第238条规定了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需征得被告同意的规则,核心在于保障被告的诉讼权益,避免原告滥用撤诉权损害被告利益。 撤诉条件与被告同意权 法庭辩论结束后,原告申请撤诉必须获得被告同意。若被告反对,法院可裁定不准许撤诉。这一规定防止原告在败诉风险较高时恶意撤诉,确保被告因诉讼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得到合理保护。 立法目的与公平性原则 条款旨在维护诉讼当事人权利平等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238条与1165条

​​《民法典 》第238条与第1165条共同构成物权侵害与侵权责任的核心法律框架:前者明确物权人可依法请求损害赔偿或其他民事责任,但需结合后者过错责任原则具体适用;后者规定侵权责任以过错为要件,特殊情形下适用过错推定。​ ​ ​​第238条的功能与局限性​ ​ 该条是物权保护的基础条款,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损害时,权利人可依法请求赔偿或追究其他民事责任。​​关键点在于“依法”二字​ ​

2025-05-01 资格考试

安全法第35条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内容如下: 一、危险因素警示标志设置 生产经营单位需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设备或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障从业人员知情权,提升安全生产意识,防止事故。 二、淘汰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国家层面 :禁止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通过强制性机制保障安全生产条件。 地方层面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制定目录,对其他危及安全的工艺

2025-05-01 资格考试

行政强制法第35条

‌行政强制法第35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时,不得在夜间或法定节假日执行,但情况紧急的除外。 ‌ 这一条款的核心在于‌平衡执法效率与公民休息权 ‌,同时‌明确例外情形 ‌,为行政强制行为划定时间红线。 1. ‌禁止时段的具体范围 ‌ ‌夜间 ‌通常指晚22:00至次日早6:00(部分地方性法规可能细化); ‌法定节假日 ‌包括春节、国庆等全体公民放假日,确保公民享有不受干扰的休息时间

2025-05-01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5条规定

协商一致,书面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如下: 一、核心内容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法律意义 协商一致原则 岗位调整等劳动合同变更需经双方平等协商,保障劳动者知情权和选择权,防止用人单位单方面强制变更。 书面形式要求 变更内容需以书面协议形式固定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