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工辞退赔偿标准的核心依据是工作年限和平均工资,具体分为经济补偿金(N)、代通知金(+1)和违法赔偿金(2N)三种情形。若公司无过失辞退员工,需支付N个月工资(每满一年算一个月);未提前30天通知则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若公司违法解除合同,则需支付2N赔偿金。关键点:工资计算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准,超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部分按3倍封顶,且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
经济补偿金(N):适用于协商解除、无过失辞退或合同到期不续签。例如,工作3年7个月可获得4个月工资补偿(3年按3个月,7个月按1个月)。若月薪未超社平3倍,按实际年限计算;若超过则按12年封顶。
-
代通知金(+1):公司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合同时需支付。例如,员工月薪1万元,工作5年,公司突然裁员需支付5+1=6万元。代通知金按上月工资计算,与经济补偿金分开支付。
-
违法赔偿金(2N):公司无合法理由辞退员工时适用。例如,员工月薪2万元,工作8年,公司违法解雇需支付8×2×2万=32万元。若月薪超社平3倍,则按3倍工资×12年×2计算。
-
特殊情形处理:医疗期满无法工作、不胜任岗位经培训仍不合格等,公司需支付N+1;若公司破产或经营困难裁员,仅需支付N。员工主动辞职或无过失被辞退(如严重违纪)则无补偿。
提示: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电话12333),证据充分时胜诉率高。协商解除可争取更高补偿,但仲裁时赔偿金上限为社平工资3倍×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