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通常负责员工考勤核算与工资计算工作,其核心职能包括:考勤数据采集与异常处理、薪资结构设计与发放、跨部门数据协同、法律合规性审核四大部分。这一流程需结合企业规章制度、员工合同条款及国家劳动法规定,确保薪酬发放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一、人事部考勤核算的核心流程
- 数据采集与整合
通过指纹打卡、人脸识别系统或移动端OA同步考勤数据,按月汇总迟到、早退、请假(含病假/事假/年假)等异常记录,结合部门主管签字确认的纸质单据进行交叉验证。 - 异常情况处理
对未打卡、外勤未备案等特殊情形,需与员工及其直属上级复核,必要时依据《员工手册》扣除绩效或补办手续,避免薪酬争议。
二、工资核算的关键环节
- 薪资结构拆分
基础工资、绩效奖金、岗位津贴、加班费(需核对考勤系统记录的加班时长)等组成部分需逐一计算,代扣项目包括五险一金、个税及餐补/交通补等企业福利。 - 合规性审查
重点核查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倍数(工作日1.5倍、休息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试用期薪资比例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避免法律风险。
三、跨部门协作与技术支持
- 财务部对接
人事部需在薪酬发放前3个工作日提交工资明细表,由财务核对银行账户信息并完成个税申报,部分企业采用ERP系统实现数据自动流转。 - 数字化工具应用
使用钉钉、飞书或定制化HR管理系统可实现考勤数据实时同步,减少人工录入错误,部分系统支持自动生成工资条并推送至员工手机端。
建议企业定期开展考勤与薪酬数据双盲审核,并在工资发放后保留2年以上的原始记录备查。若出现争议,需以书面文件为依据协商解决,必要时提交劳动仲裁机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