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这些节假日的安排和加班工资支付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以下为具体细则:
1. 法定节假日安排
- 节日种类: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 休息时间:春节为3天,国庆节为3天,其他节日为1天。
- 调休安排:根据实际需要,用人单位可与员工协商调休。
2. 加班工资支付
- 加班工资标准: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00%。
- 计算方式:以日工资为基准,加班工资为日工资的3倍。
3. 特殊规定
- 不可替代性:法定节假日不可用其他假期替代。
- 员工权益保障:员工有权拒绝节假日加班,除非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
4. 用人单位责任
- 合理安排假期:用人单位应依法保障员工节假日休息权。
- 支付加班工资:节假日加班需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调休或补休替代。
5. 法律保障
-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法定节假日加班需支付300%工资报酬。
-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的,员工可依法**。
总结
劳动法对节假日安排和加班工资支付有明确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安排节假日,并支付相应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