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N+1"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需支付的经济补偿,其中"N"代表工作年限对应的月工资补偿,"1"代表未提前30日通知的代通知金。 这一标准适用于法定情形下的合法解除,但需注意其与违法解除赔偿"2N"的本质区别。
-
N的计算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标准为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含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若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
"+1"的适用条件
代通知金仅在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解除合同且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时支付。法定情形包括:医疗期满后无法胜任工作、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且协商未果。需注意,"1"按解除前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而非平均工资。 -
与"2N"的区分
"N+1"属于合法解除的补偿,而"2N"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时的赔偿标准(经济补偿的二倍)。例如,无合法理由解除合同或未履行法定程序均可能导致"2N"赔偿。实务中需严格区分解除性质,避免混淆。 -
支付时间与程序
经济补偿应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需在解除合同15日内办理社保和档案转移手续。劳动者有权要求出具书面解除证明,用人单位应保存合同文本至少两年备查。
提示:劳动者遭遇解除劳动合应核对单位提供的补偿方案是否符合法定标准,必要时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护权益。用人单位则需确保解除程序合法合规,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赔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