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
- 工资支付形式: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
- 工资支付对象:工资应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特殊情况下可委托他人代领。
- 工资支付周期: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如遇节假日应提前支付。
- 工资支付数额: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不得无故克扣或拖欠。
- 最低工资保障: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病假工资标准:病假工资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应按平时1.5倍、双休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支付。
- 工资发放时间: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的7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5日至15日。
2024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详细解读:
一、工资支付的形式和对象
- 形式: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对象:工资应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如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可委托亲属或他人代领。
二、工资支付的周期和数额
- 周期: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到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 数额:劳动者按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支付劳动者全部劳动报酬。
三、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 标准: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 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四、病假工资标准
- 规定: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具体标准:根据职工的连续工龄,病假工资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五、加班工资
- 标准:加班工资应按平时1.5倍、双休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支付。
- 证据:劳动者应保留加班证据,如加班通知、打卡记录等,以备索要加班费时使用。
六、工资发放时间
- 一般规定:工资支付日不得超过支付周期期满后的7日。
- 特殊情况:用人单位因故不能在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支付工资的,可以延长5日;因生产经营困难,需延长5日以上的,应当征得本单位工会或者员工本人书面同意,但最长不得超过15日。
总结:2024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工资支付的及时性和足额性。劳动者应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