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劳务分包合同是建设工程中总承包方将部分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资质单位的法律文件,核心需明确承包范围、价款结算、安全责任、工期要求4大条款。规范的合同范本能有效避免纠纷,保障双方权益。
-
合同主体与资质要求
发包方(总承包单位)与分包方均需具备相应施工资质,合同中需清晰列明双方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资质证书编号。分包方劳务资质需与承包内容匹配,如模板作业需模板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
劳务承包范围界定
需精确描述分包内容(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区域及工程量。避免使用"等相关工作"模糊表述,建议附工程量清单或图纸作为附件。 -
价款与支付条款
明确计价方式(综合单价/总价包干)、进度款支付比例(建议不超过已完成量的80%)、结算周期(建议按月结算)。需注明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要求及违约滞纳金标准。 -
工期与质量责任
约定关键节点工期及延误赔偿标准(一般按合同总额0.1%/日)。质量责任需对应总包合同标准,明确验收程序及不合格工程整改费用承担方。 -
安全与保险条款
强制约定分包方需投保工伤保险/团体意外险,安全培训由总包方监督实施。事故赔偿中总包方先行赔付的,可向分包方追偿。
提示: 签订前需核查分包方资质原件并存档复印件,建议通过住建部门"四库一平台"核验企业业绩。对于超过200万元的劳务分包,需按规定进行招标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