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假的三方协议是能被查出来的,主要通过三方比对(个人、用人单位、学校存档)、合同形式与印章真伪核查以及法律后果追溯等方式识别。伪造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协议无效,还可能面临学校处罚或法律追责。
如何辨别假三方协议?
- 三方存档比对:协议一式三份,学校、用人单位和个人各持一份。若私自篡改内容,报到时用人单位会与学校存档核对,不一致即露馅。
- 形式与印章检查:正规协议格式规范、条款清晰,印章需完整且与单位名称一致。模糊、涂改或印章不符均属可疑。
- 签字与条款审核:签字人身份需真实有效,条款需符合法律和行业惯例。代签或霸王条款可能暴露伪造。
伪造的后果
- 协议无效:未经学校认可的协议无法律效力。
- 处罚风险:学校可能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 法律追责:情节严重者可能涉及伪造文书罪,承担法律责任。
总结:三方协议的真伪核查机制严密,伪造行为风险极高。务必通过正规渠道签订,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