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审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关、单位应当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 保密审查 ,遵守国家保密规定。该条款旨在规范机关单位的信息公开行为,防止国家秘密泄露。
具体规定与要求
-
保密审查义务
机关、单位在***息前,必须进行保密审查,确保信息不涉及国家秘密。若发现拟***息可能泄露国家秘密,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
违规后果
若违反保密审查规定,导致国家秘密泄露,相关责任人员将受到警告、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实际案例参考
2022年7月,A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刘某因未依法对拟公开的“扶贫政策法规”内容进行保密审查,导致国家秘密泄露,被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
总结
新修订保密法通过明确保密审查义务,强化了机关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现了对国家秘密保护的重视。实际工作中,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完善保密审查机制,避免因疏忽导致泄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