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具体情况判断
劳动合同不续签是否违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不续签属于违法情形的情况
-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不续签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若劳动者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无《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应当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拒绝续签,则视为违法终止,需支付赔偿金(即经济补偿金2倍)。
-
其他违法情形
-
用人单位以原条件或提高条件续签,但劳动者明确拒绝;
-
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用人单位不得以合同到期为由终止劳动关系。
-
二、不续签属于合法情形的情况
-
劳动者主动选择不续签
若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原合同条件,劳动者仍拒绝续签,则属于劳动者自主行为,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劳动者存在法定情形
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如严重违纪)、第四十条第一项(如不能胜任工作且经培训无效)等情形时,用人单位有权终止合同,且无需赔偿。
三、其他相关法律规定
-
未及时续签的默认约定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赔偿标准
违法终止的赔偿金按经济补偿金标准的2倍计算,计算公式为: $$\text{赔偿金} = \text{月工资} \times \text{工作年限} \times 2$$
其中月工资按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工作年限以年为单位(不满半年按0.5年计算)。
四、**建议
-
收集证据
留存劳动合同、工资条、续签通知等材料,证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
协商解决
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续签或赔偿,避免单方面主张权益。
-
法律途径
若协商失败,可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不续签的合法性需结合合同条款、劳动者行为及用人单位理由综合判断,建议劳动者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