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超过工资20%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法规,职工罚款的限额有明确的规定,具体如下:
一、罚款金额上限
-
一般情况
用人单位对职工的罚款不得超过职工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罚款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特殊损失赔偿
因职工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要求赔偿,但赔偿金额同样受20%的限制。
二、法律依据与违规后果
-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明确禁止用人单位以罚款形式处罚职工,仅允许在赔偿经济损失时扣除工资,且扣除额度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
违规后果
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超限罚款或频繁扣薪,可能面临以下后果:
-
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被扣工资或赔偿金;
-
用人单位可能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面临每人2000-5000元的罚款。
-
三、注意事项
-
罚款与赔偿的区别
罚款属于行政处罚,需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赔偿属于民事责任,基于因果关系和损失大小确定。- 证据留存
用人单位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职工存在违规行为及造成的损失,否则可能承担不利后果。
职工罚款的限额为当月工资的20%,且需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否则可能引发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