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一年后取内固定仍属于工伤范畴,前提是已通过工伤认定且治疗属于必要后续医疗。 根据相关规定,工伤认定的效力覆盖后续治疗(如取内固定手术),用人单位需继续承担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和停工留薪期延长等权益。
-
工伤认定的延续性
工伤认定并非仅针对初始伤害,而是包含因该伤害产生的所有必要医疗行为。取内固定作为骨折治疗的常规后续步骤,只要首次工伤认定成立,后续手术费用和康复期权益仍受《工伤保险条例》保护。 -
操作流程与材料准备
取内固定前需保存完整的病历、手术通知及费用清单,并向用人单位申报。若单位拒绝支付,可凭工伤认定书和医疗证明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确保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或单位承担。 -
伤残等级鉴定的影响
部分骨折内固定案例可能被鉴定为十级伤残(以恢复后功能影响为准),但取内固定本身不改变原伤残等级。若术后出现新功能障碍,需重新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总结:工伤后续治疗权益受法律明确保障,劳动者应主动留存医疗凭证并及时与单位沟通,避免因程序疏漏影响待遇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