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这是法律强制义务;而住房公积金目前多数地区对个体工商户采取自愿原则,但部分城市已逐步纳入强制范围。
-
法律强制性与责任划分
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个体工商户只要存在用工关系,即视为用人单位,需在用工30日内为员工办理社保登记并缴纳五险。工伤保险尤其强调强制性,无论员工年龄或用工形式(如临时工)均需参保。未缴纳将面临劳动监察处罚,员工可要求补缴。 -
五险一金的具体构成与比例
- 养老保险:单位承担约16%,个人8%;
- 医疗保险:单位9.5%,个人2%;
- 失业保险:单位0.5%,个人0.5%;
- 工伤和生育保险:全额由单位承担。
住房公积金比例因地而异,部分城市允许协商(如上海、成都),但需注意地方政策动态。
-
操作流程与常见误区
个体工商户需持营业执照至社保机构登记,开设公积金账户(若需缴纳),按月代扣代缴。常见误区包括:- 误以为“无雇工可不缴”,实际有雇工即强制参保;
- 混淆“自愿”与“豁免”,公积金虽部分自愿,但五险无例外。
-
风险提示与合规建议
未缴社保可能导致员工仲裁、滞纳金甚至征信影响。建议:- 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关系;
- 关注地方减免政策(如小微企业阶段性优惠);
- 通过专业机构代缴降低合规成本。
总结:依法缴纳五险一金是个体户的法律底线,也是维护员工权益、规避经营风险的关键。建议优先完成社保强制缴纳,再根据地方政策及经营实际处理公积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