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新劳动法明确规定: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禁止安排夜班劳动,且用人单位需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休息时间;哺乳期(婴儿未满1周岁)女职工同样禁止夜班和加班。 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孕期及哺乳期女性的健康权益,违反者将承担法律责任。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孕期保护核心条款
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工作时间或安排夜班(夜班指当日22点至次日6点),并需在劳动时间内安排至少1小时休息。若女职工因身体原因无法适应原劳动强度,可凭医疗机构证明申请调岗或减轻工作量。 -
哺乳期特殊规定
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禁止安排夜班及加班。部分地区(如广东、江西)还要求为哺乳期女职工灵活安排哺乳时间,并避免从事高强度劳动。 -
违法后果与**途径
若用人单位强制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夜班或变相解雇,女职工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赔偿。法院判例显示,即使存在轻微违纪行为(如夜班打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也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
企业合规建议
用人单位应主动调整排班制度,为孕期女职工提供工间休息座位,并避免以绩效考核为由降低其待遇。建议通过内部培训普及相关法规,减少劳动争议。
提示:孕期女职工产检时间计入正常工时,企业不得扣减工资。若遇权益侵害,保留考勤记录、医疗证明等证据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