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核心在于规范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民主性与透明度,明确要求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制度必须经民主程序协商确定并公示,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与履行义务的平衡。​

  1. ​依法建立制度​
    用人单位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劳动规章制度,内容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如最低工资、工时限制等),确保制度合法性与合理性。例如,规定“自愿放弃加班费”或“怀孕自动离职”等条款均属无效。

  2. ​民主协商程序​
    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八大核心事项时,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程序分为两步:先民主讨论提出意见,后协商确定最终方案。未经民主程序的制度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3. ​动态调整与异议权​
    制度实施后,工会或职工认为不合理的可提出修改意见,用人单位需回应并协商完善。例如,某企业因考勤制度未经民主程序被法院判定解雇无效,凸显程序合规的重要性。

  4. ​公示告知义务​
    制度须通过有效方式(如签收员工手册、系统推送等)告知劳动者,并留存证据。仅公告栏张贴或未留存记录可能导致法律风险。

​总结​​:第四条通过程序正义保障劳动者权益,用人单位需兼顾合法性与民主性,劳动者则应积极行使参与权与异议权,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本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解读》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76019.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此条款明确了用人单位在制定或修改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的法律程序和要求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条细则

‌劳动法第四条的核心内容是要求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时需遵循民主程序、内容合法且向劳动者公示告知,确保制度制定的合法性、公平性和透明性,保障劳动者知情权与参与权。 ‌ ‌民主程序是制度制定的核心前提 ‌。用人单位在制定或修改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如薪酬、工时、福利等)时,需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并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未履行民主程序的制度可能被判定无效。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 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未依法履行义务 未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无效情形 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订立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限制人身自由 因法定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如被追究刑事责任) 严重违纪或失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48条

《劳动合同法》第48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权利保障 ,核心亮点包括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获得经济补偿 。这一条款旨在保护劳动者免受非法解雇的侵害,确保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继续履行合同的权利 是《劳动合同法》第48条的重要内容之一。当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劳动者可以选择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原合同。这一权利的设立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条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分支机构订立劳动合同的资格: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可直接与劳动者签约,未取得的需受用人单位委托签约。​ ​ 这一条款解决了实践中分支机构用工主体资格模糊的问题,既保障了劳动者权益,又规范了企业用工管理。 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如分公司、分店等)具有独立用工权,可直接作为劳动合同签订主体。这类分支机构通常具备独立经营能力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

经济补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如下: 一、基本计算标准 按工作年限计算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 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二、月工资的界定 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计算基数; 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标准支付,但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三、适用情形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章40条

劳动法第四十条明确了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这包括员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继续工作、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以及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等情况 。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当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

劳动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条款明确了劳动合同解除的一种情形,即通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来终止劳动合同关系。 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适用于所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无论劳动合同的类型(如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达成一致,均可依法解除合同。 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章第四十一条

​​劳动法第四章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必须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且每日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每日不超过3小时,但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 ​ 这一条款的核心在于​​平衡企业需求与劳动者权益​ ​,通过​​协商前置、时长限制、健康保障​ ​三大机制,防止过度加班,确保劳动者休息权。 ​​协商前置原则​ ​ 延长工作时间需经工会和劳动者同意

2025-05-13 资格考试

2025最新的劳动法

2025年最新劳动法在劳动者权益保护、企业合规要求等方面实现重磅升级 ,重点包括试用期社保强制缴纳 、劳动合同签订时限收紧 、离职补偿规则细化 以及加班管理强化 等,全面推动劳动关系规范化。 1. 试用期权益全面保障 新法彻底废除“试用期不缴社保”的潜规则,要求企业自用工首日起为员工缴纳社保,违者需补缴并面临高额罚款。试用期期限和次数受到严格限制,仅约定试用期的合同视为无效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劳动合同法 》第八条的核心是保障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信息透明与双向知情权,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主动告知劳动者六项关键信息(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状况、劳动报酬),同时赋予用人单位有限了解劳动者背景的权利,以此平衡双方地位,防止欺诈行为。​ ​ ​​用人单位的法定告知义务​ ​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需主动披露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六项核心信息,这是法律强制的无条件义务。例如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个人劳动合同电子版免费

个人劳动合同电子版免费 的解决方案已经越来越受到求职者和企业的关注和采用,它不仅节省了纸张和打印成本,还提高了合同签署的效率。以下是关于个人劳动合同电子版的几个便捷性 、环保性 、法律效力 和安全性 。 1.便捷性:个人劳动合同电子版的便捷性体现在多个方面。签署双方无需面对面,只需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电子方式即可完成合同的发送和签署。这对于远程工作或跨地区合作尤为方便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四十一条的原文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经济性裁员需满足特定条件,用人单位方可裁减人员。以下是具体解读: 经济性裁员的适用条件 用人单位裁减人员需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 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 裁员的程序要求 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方可裁减人员。 优先留用人员 在裁减人员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明确了用人单位在三种非过失性情形下可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核心在于平衡企业经营权与劳动者权益保护 。 医疗期满无法胜任工作 若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仍无法从事原工作或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此情形强调医疗期的法定保护期,需确保劳动者获得充分恢复时间。 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 劳动者若因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工作任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第四十条规定内容

在劳动合同法中,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况,包括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且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以及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一、当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结束后,既不能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也无法胜任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二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十条原文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节日期间必须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具体包括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保障劳动者基本休息权。​ ​ ​​法定节日范围​ ​:第四十条列举了四大法定节日(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并预留“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条款,为地方性或特殊行业休假提供法律依据。例如,部分民族地区可能增设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 ​​强制休假义务​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8到四十一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至第41条明确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核心情形及程序要求,关键亮点包括:劳动者因单位过错可单方解除合同(38条)、用人单位针对劳动者过失可即时解约(39条)、客观情形变化下的解雇程序(40条)以及经济性裁员的特殊规则(41条)。以下分点解析具体适用场景与法律后果。 ‌ ‌一、劳动者即时解除权(第38条) ‌ 当用人单位存在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保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条主要规定了用人单位在提前通知劳动者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法第四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应至少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这确保了劳动者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和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在某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不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而是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第四十二条第六款

劳动合同第四十二条第六款明确规定了在哪些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条款旨在保护特定劳动者群体的权益,确保他们在面临特殊情况时仍能保有工作机会。以下将详细解释该条款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 1.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根据劳动合同第四十二条第六款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或哺乳期时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19条规定

试用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主要规定了劳动合同中试用期的相关条款,具体内容如下: 试用期期限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次数限制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关系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