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员工刚转正后被公司无过失性辞退,赔偿标准通常为N+1(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其中,N为工作年限对应的月工资,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0.5个月计算,满半年不满一年按1个月计算;“+1”为未提前30天通知的代通知金。例如,工作1年2个月,N为1.5个月工资,总赔偿约为2.5个月工资(含代通知金)。
关键点解析
-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46条,员工若无重大过错,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N)。若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
N的计算方式
- 工作年限:转正后无论时间长短,均计入N的计算。例如,转正后工作3个月被辞退,N按0.5个月工资计算。
- 工资基数:以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准,包括奖金、津贴等。
-
常见误区
- 试用期不适用N+1:试用期被辞退若无合法理由,仍需支付赔偿,但无需支付“+1”。
- 协商解除可能降低赔偿: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赔偿可能低于N+1,需谨慎签订协议。
- 绩效不达标≠合法辞退:公司需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员工不胜任岗位,否则仍属违法解除,需支付2N赔偿。
-
**建议
- 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辞退通知等证据。
- 若公司拒赔,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效为1年。
总结
刚转正员工被辞退时,N+1是基础赔偿标准,但需结合具体工龄、工资和辞退程序综合判断。若单位拒赔或操作违规,员工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益,必要时可要求2N赔偿。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部门,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