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劳动法第3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工作时间标准

  • 每日工作时间: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这是为了确保劳动者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体力。
  • 每周工作时间:劳动者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4小时。这有助于防止劳动者因长时间工作而疲劳过度。

工时制度实施

  • 标准工时制度:这是我国的基本工时制度,适用于大多数行业和岗位。用人单位应确保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符合这一标准。
  • 特殊行业或岗位:对于医疗、交通等特殊行业或岗位,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可能无法完全按照标准工时制度执行。但用人单位应尽量遵守相关规定,并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加班规定

  • 加班协商: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强制加班。
  • 加班时长限制:加班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原因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且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 加班工资:加班应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工作日加班支付不低于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加班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加班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

法律责任

  • 违法行为:用人单位违反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将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改正、罚款等行政处罚。
  • 劳动者**: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健康权,确保劳动者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体力。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2025劳动法第36条》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41333.html

相关推荐

中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

‌根据中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关键亮点 ‌包括:①标准工时制为"8小时/天+44小时/周"双上限;②超出部分需支付加班费;③特殊行业可依法调整但须保障劳动者权益。 ‌具体内容解析 ‌ ‌基本工时标准 ‌ 明确规定标准工作制为每日8小时、每周44小时(1995年国务院修订为40小时)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6条规定全文

​​《劳动法 》第36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这一规定是保障劳动者休息权和工作生活平衡的核心条款,旨在防止过度加班、维护身心健康,同时为用人单位制定合理工时提供法律依据。 ​​工时制度的核心内容​ ​ 根据第36条,标准工时为每日8小时、每周44小时。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若因生产特点无法执行(如轮班制)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6条解释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当双方就劳动合同的解除达成一致意见时,劳动合同即可终止。这种解除方式充分体现了双方自愿、平等的原则,是劳动合同解除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关键点 双方自愿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建立在双方完全自愿的基础上,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另一方。 平等协商 :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地位平等,不得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行为

2025-05-15 资格考试

行政处罚法第36条原文

​​《行政处罚法》第36条明确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条款的核心亮点在于​ ​ ​​明确行政处罚追责时效为二年​ ​ ​​,并​ ​ ​​以“未被发现”作为起算点​ ​ ​​,同时​ ​ ​​允许特殊法律延长时效​ ​ ​​,兼顾执法效率与个案公正。​ ​ ​​追责时效的二年期限​ ​:该条款设定二年为一般行政处罚的追责上限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6条第一款是什么

‌《劳动法》第36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 该条款是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核心法律依据,‌重点包含三大亮点 ‌:①法定每日最长8小时工作制;②周工时上限44小时;③国家强制标准属性。 分点解析 ‌每日8小时工作制 ‌ 法律明文禁止用人单位安排单日超8小时劳动(特殊行业经审批除外),超出部分应按加班计算报酬。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6条完整规定

​​《劳动法 》第36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这一规定是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核心条款,旨在平衡工作与生活,避免过度劳动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特殊情况下需协商或经批准方可调整工时。 ​​每日与每周工时上限​ ​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总工时不超过44小时。这是标准工时制度的基础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6条原文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第36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这一条款的核心在于​​双方自愿平等协商​ ​,无需特定理由即可终止劳动关系,但需注意经济补偿的支付条件由提出方决定。 ​​协商解除的合法性​ ​ 第36条赋予劳资双方通过协商解除合同的自由,只要达成一致即可生效。不同于单方解除的严格条件(如劳动者提前30天通知或用人单位法定事由)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文档

‌获取《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文档需认准官方来源,重点包含三大核心内容: ‌立法宗旨明确保护劳动者权益,合同订立需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以及加班工资、试用期等具体条款的强制性规定。企业人事管理和劳动者**均可通过该文档了解法定权利与义务。 ‌立法框架 ‌ 全文开篇即阐明立法目的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特别强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90条规定具体明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具体适用场景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未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或合同约定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经济损失,劳动者需承担责任。 违反保密义务 劳动者在离职后泄露原单位的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则需依法赔偿。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履行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的详细内容为:“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合法 该条款首先强调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这意味着,任何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定,如工作时间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这是法律赋予劳动关系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终止劳动关系的合法途径,​​核心亮点在于“双方自愿”和“无强制性”​ ​,既保障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也维护了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权。 ​​协商解除的本质​ ​ 该条款明确劳动合同的解除需基于双方合意,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强制解除。实践中,通常表现为用人单位提出解除意向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6条到45条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至45条的核心内容围绕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及特殊情形保护展开,重点包括协商解除权、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条件、经济性裁员规则,以及医疗期等特殊情形下的劳动合同延续规定。​ ​ ​​协商解除(第36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合同,但劳动者主动提出且单位同意的情形通常无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第39-41条)​ ​: ​​过失性解除(第39条)​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6条详解

劳动法第36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条款的核心在于,劳动合同的解除需建立在双方完全自愿且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从而保障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1.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定义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这种解除方式强调的是双方的合意性,而非单方面的决定。 2. 适用条件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6条

​​《劳动合同法 》第36条的核心内容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这一条款明确了劳动关系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终止合同的合法性,是劳动合同解除方式中最灵活、冲突最小的一种。​​关键亮点包括:协商解除需双方自愿达成一致、解除动议提出方影响经济补偿金支付、书面协议是权益保障的关键。​ ​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核心在于“双方合意”。无论是用人单位因业务调整提出解除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6条规定内容是什么意思

​​劳动法第36条规定了我国劳动者的标准工时制度,明确要求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4小时​ ​,旨在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与工作生活平衡。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核心内容​ ​:该条款确立了"每日8小时、每周44小时"的法定工时上限,适用于境内绝大多数企业和劳动者。特殊行业需调整工时的,必须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加班限制​ ​:用人单位因生产需要延长工时的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36条规定全文内容是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全文内容是: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1. 工作时间限制 劳动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每日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时间的限制。根据这一规定,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而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不应超过44小时。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健康权,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体力。 2. 工时制度的意义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至45条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至45条主要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情形及经济补偿等内容 ‌,‌核心亮点包括 ‌:‌协商解除(第36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权(第37-38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条件(第39-41条) ‌、‌经济性裁员规则(第41条) ‌以及‌经济补偿标准(第46-47条) ‌。 ‌协商解除(第36条)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无需提前通知,但需书面确认解除协议内容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法36到50条

《劳动合同法》第36至50条主要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情形,明确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的权利与义务,并涉及经济补偿及法律责任等内容。以下是相关条款的核心解读: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第36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劳动合同解除的一种最常见方式,强调双方需达成一致意见。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第37条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劳动法36条劳动争议处理流程详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协商解决(非必经程序) 程序 :争议发生后,双方可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协商不成的,可进入调解或仲裁程序。 特点 :和解协议无强制约束力,需双方自觉履行。 二、调解程序(非必经程序) 申请方式 :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025-05-15 资格考试

5g信道36404448哪个好

​​在5G信道36/40/44/48中,优先选择48信道能获得更优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尤其在低频段(5.2GHz)环境中表现突出。若周围干扰较少,36和40信道因波长较长穿墙能力更强,而44信道作为中间选项可平衡性能与兼容性。 ​​信道特性对比​ ​ ​​48信道​ ​:实测显示其传输速率较高,适合对速度敏感的场景(如高清视频、在线游戏)。 ​​36/40信道​ ​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