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完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最迟需在30日内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这是《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的法定义务。关键点包括:①企业不得以试用期为由拖延缴纳;②缴费起始时间通常以入职日期划分(1-15日入职当月缴纳,16日后入职次月缴纳);③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公积金必须同步办理登记。
-
法律强制时限:从用工之日起30日内,企业必须完成社保登记和公积金账户设立,逾期可能面临罚款或滞纳金。即使员工在试用期或劳动合同未明确约定,企业也需按时足额缴纳。
-
实际操作规则:多数企业以每月15日为节点,1-15日入职者当月参保,16日后入职者次月参保。例如,5月20日签约的员工,6月起缴纳五险一金。部分企业因流程效率可能提前办理,但不得晚于30日。
-
五险一金的构成与比例:养老保险(单位16%-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9%-12%、个人2%)等由双方共担;工伤和生育保险仅单位缴纳。公积金比例通常为5%-12%,单位和个人按1:1缴存。
-
员工权益保障:若企业未按时缴纳,员工可向社保局或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要求补缴并索赔。断缴可能影响医保报销、购房**等权益,需及时跟进缴纳状态。
提示:入职后应主动向HR确认参保时间,保留工资条和缴费记录。遇到企业违规拖延,可通过法律途径**,确保自身社会保障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