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计算应采用 21.75天 作为月平均工作日,而非固定除以30或31天。具体规则如下:
-
法定计算标准
依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月计薪天数统一为 21.75天 。这一标准确保了工资计算的公平性,避免了因月份天数不同导致的日工资波动。
-
计算方法
实际工资 = 月工资 ÷ 21.75 × 实际出勤天数。例如,月工资3000元,工作26天,则日工资为3000 ÷ 21.75 × 26 ≈ 345.48元。
-
常见误区
-
固定除以30或31天 :仅适用于整月且天数固定的情况,无法准确反映实际工作天数。
-
以31天计算 :若仅以31天计算,会导致28天或29天的月份工资偏低,引发纠纷。
-
-
适用场景
适用于所有月份,包括31天、28/29天等不同天数的月份。例如,某月31天但仅工作28天,仍按21.75天计算日工资,确保工资准确。
总结 :无论月份天数如何,均应使用21.75天作为基准进行工资计算,以保障员工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