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工作满6年被开除且符合法定情形时,企业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具体金额与劳动合同解除原因、程序合法性等密切相关,**需关注补偿标准、法律依据、特殊情况、**途径等核心问题。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发放。工作满6年可获得6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月工资标准为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含奖金、津贴)。若企业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即“N+1”方案)。例如,平均月薪1万元的员工被合法辞退时,可获得6万元补偿金;若未提前通知,总额为7万元。
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如果企业开除理由不合法(如未举证员工严重违纪、无法胜任工作等),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可主张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即12个月工资(6年×2)。继续以月薪1万元为例,赔偿金为12万元。
特殊情况影响补偿金额。若员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过错(如严重失职、被追究刑事责任等),企业可单方解除合同且无需补偿。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时,补偿标准可由双方自主约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劳动者需主动保留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条、解除通知书、沟通记录等均是**关键材料。若与企业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还可进一步提起诉讼。
综合来看,工作年限与平均工资是计算补偿的核心参数,但最终结果受解除合法性、程序合规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劳动者优先与企业协商,同时注意收集证据并及时寻求法律协助,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