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劳动法关于工伤的核心规定明确:工伤认定范围扩大至远程办公、心理疾病及灵活就业群体,赔偿标准同步提高,用人单位责任进一步强化。
-
工伤认定情形更全面
新增远程办公期间因工作操作受伤、因高强度加班引发的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上下班途中“顺路处理公务”事故等情形。传统认定条件(如工作场所内事故伤害、职业病、上下班交通事故等)仍适用,但明确要求交通事故需提供交警责任认定书且非本人主责。 -
覆盖群体扩展与参保优化
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首次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允许跨地区参保联动。用人单位未为临时用工参保的,需全额承担赔偿责任。 -
赔偿标准显著提升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2025年约108万元),伤残补助金按伤残等级发放(如七级伤残为13个月本人工资)。新增心理疾病治疗费用纳入工伤医疗报销。 -
申请流程与争议处理
用人单位需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逾期则劳动者可1年内直接申请。事实劳动关系可通过薪酬记录等证据认定,劳动能力鉴定需在伤情稳定后进行。
提示:劳动者应保留工作记录、医疗证明等证据,用人单位需依法参保并及时申报,避免法律风险。具体操作以当地社保部门解释为准。